沉浸式体验成新宠
今年春节期间,安徽芜湖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推出了“赏大明风华逛国潮乐园”为主题活动。游客可以“穿越”至明代,沉浸式体验充满浓浓古风的“中国年”。徐 靖 陈 剑摄
2020年6月,武汉《知音号》全面复演。图为游客在知音号上观看演员们的舞蹈表演,于现实和过去之间探寻武汉城市记忆。周国强摄(人民图片)
身着一件素色的交领襦裙,置身于繁华的“长安城”内,在卖包子的小贩、握手推车的菜农中寻找线索……这并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密室逃脱游戏所营造的沉浸式氛围。如今,不论是剧本杀、密室逃脱这类娱乐活动,还是旅游演艺、话剧演出、博物馆展览,都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感,打造沉浸式体验。这让观众或游客不再置身事外,而是如同演员般,融入舞台和情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沉浸式体验也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了新机遇,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时下许多文旅项目利用动捕技术、VR/AR技术等为消费者制造沉浸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文旅行业新亮点
秦溪之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外桃源渔人捕鱼农夫耕作,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夜幕降临,一条条游船满载着游客从五柳码头次递出发……这是2020年五一期间,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区上演的沉浸式演出《桃花源记》。灯光、音效、投影、实景,外加与文章相呼应的情境和情节,令泛舟溪上的游客仿佛真的走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如今,沉浸式体验被广泛应用于文旅行业,尤其是旅游演艺中,摆脱了传统“你演我看”的单向传播模式和单一固定的舞台布景后,沉浸模式通过双向互动让游客更好感受景区的文化内涵,强化旅游的体验和记忆。
在许多城市,不少沉浸式旅游演艺已成为“必打卡”项目之一,比如湖北武汉的《知音号》演出、山西平遥的《又见平遥》演艺。以《知音号》为例,当演出门票变身船票,当甲板变身舞台,再加上复古的旗袍、熏黄的灯光,近代武汉呼之欲出。没有固定的舞台和座位,观众能在剧场中自由行走,直观地感受故事所处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更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员们的服饰样貌、言行举止。
因其独特体验和强互动性,这类演艺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吸引了本地观众。武汉市民李汀告诉记者,她曾和几位朋友专门去体验《知音号》,轮船上,亦有不少像她这样的本地人。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新鲜有趣,更加深了他们对武汉历史的认知。
娱乐休闲新体验
不仅沉浸式旅游演艺受欢迎,加入了沉浸式元素的娱乐项目也逐渐受到热捧,比如带有真人角色扮演的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实景游戏体验馆。据美团大数据显示,沉浸式体验已发展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特别是年轻人能接受、愿参与的时尚休闲娱乐项目。约75%的相关消费来自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对体验感、故事性、游戏性、艺术感、夜游等元素非常感兴趣。
北京上班族易雯是一名密室逃脱爱好者,与普通的解密通关相比,她更热衷于选择带有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的密室。“一场游戏的体验更像是一台沉浸式戏剧,相比是否解出谜题,我更在乎体验感。”
今年春节假期,实景游戏体验馆“一场难求”,十分火爆。易雯发现,早在春节前,一些热门的密室逃脱场馆早已被抢先预订。“只提前一天或者两天根本订不上,所以我也在年前就订好了这场游戏,正好今年就地过年,和朋友们去体验一把。”
与密室逃脱同样火爆的还有剧本杀。所谓剧本杀,是指给予每名参与者以身份和剧情设置,所有参与者通过不同的线索和故事共同推理出故事的真相。2020年,全国共新增剧本杀相关企业超过3100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63%。因为剧本杀的火热,在线下还诞生了一种“文旅+剧本杀”的新模式,即将剧本杀与景区、山庄等旅游场景结合,游玩时长超过24小时,不少玩家被这一模式所吸引。
契合参与者心理需求
沉浸式体验火爆的背后,实则是消费需求的改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需求渐趋多元,不少人已不再满足于置身事外,更加注重文旅活动的新鲜感、体验感、互动性,体验经济应运而生。“通过沉浸获得的体验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情境,能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放松身心、调剂生活。对于一些好的沉浸式项目,我还会和朋友反复体验。”易雯说。实景游戏体验项目还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形式。“有时,就算凑不到游戏开局所需人数也没关系,可以和他人组队,也可以到了场馆随机分配。”
高速发展的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今,各类绚烂的光影秀、星空秀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热门选择,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园、商场和文化展馆。
长远来看,沉浸式体验项目仍有迭代升级的空间,尤其要在加强故事情节设计、优化体验上下功夫,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