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最早,打仗最孬,贵州的黔军为何会成为最弱的地方军阀?
说起民国时期的各地方军阀,贵州的黔军总是容易被忽略,远不如同为西南军阀的滇军、桂军以及川军来得有名气。而关于黔军的发展历程,自然也是鲜有人知晓。
事实上黔军应该算是民国地方军阀里面的老资格,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民国之前的清朝末期。
1904年,清政府以原练军常备五营为基干,在贵州编成新军第一标,黔军由此为始。这个出道时间基本不输任何地方军阀,属于是最早出道的那一批选手。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贵州新军也随之发动起义,并在起义成功之后成立了军政府。由于当时地方各省大都实行自治,各地方部队也随之变成了地方武装,并以其所在区域划分,黔军也由此而得名。
早期的黔军非常活跃,屡屡出省“输出革命”。想当初贵州才刚刚反正,都督杨荩诚便率领黔军北伐湖南。
后来在护国战争期中,黔军作为护国军一部兵出湖南,在湘西和北洋军打得有来有回,有力配合了川南主战场的作战。
紧接着在护法战争中,黔军又打着“靖国”旗号西进四川,与把北洋川军按在地上摩擦。
再还有1927年的北伐战争,黔军也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北伐。其中王天培的第10军从黔东一路破关斩将,一直打到了山东,算是为黔军打出了一点名头。
不过这也已经算是到顶了,在当时的各地方军阀里面,黔军依旧只能算是水平最菜的那一批。军队规模小,装备水平差,兵员素质也不高。
甚至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都算不上是一支独立的地方军阀。因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面,黔军都是隔壁滇军的附庸。
没办法,贵州这地方交通落后,土地贫瘠,属于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穷乡僻壤,各方面的资源条件和隔壁的云南、四川以及湖南等地压根没法比,根本不具备建立一支强大军队的本钱。当时黔军想要发展扩军,要么就是找滇军资助,要么就是去四川打劫。
另外黔军内部的矛盾也很严重,兴义系的新旧两派长期不对付,时不时都会上演政变宫斗的闹剧。这就导致黔军出现了和当时川军类似的问题,长期处于内耗之中,没有精力去搞发展。
除了自身的问题外,外部势力的打压算计是阻碍黔军发展的重要因素。像早期黔军被滇军踩在头上作威作福,一直难有出头之日;后面黔军又在北伐战争中各种当炮灰,原本就不厚实的家底被消耗一空。
当然对于黔军而言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更惨的日子还在后面。
1932年,王家烈被任命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开始执掌黔政。这个人才能相当有限,面对贵州外忧内患,财源枯竭的烂摊子,不仅没有做出有效的治理改善,反而是越搞越糟,连军队都被弄得乌烟瘴气。
当时的黔军内部不仅四分五裂,装备水平也是极差,火力配置甚至连红军都比不上。像王家烈的25军,全军仅有50多挺机枪,不到红一军团的四分之一。另外黔军的士兵素质也是极差,一手步枪,一手烟枪,是当时有名的双枪兵。
不夸张地讲,那时候的黔军就是全国最菜的地方军阀,比之川军都还要差上一大截。想当初中央红军长征,贵州副本是最好刷的。几乎是畅通无阻,没有遭遇,黔军基本上就是一战即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堵截红军的失败,黔军也迎来了自己的退场。当时蒋介石乘追击红军之机派中央军入黔,一举完成了对贵州的掌控。随着1935年5月王家烈请辞军长离开贵州,代表黔军的25军番号也遭到了撤销,所属五个师被打散编入了中央军序列。
自此,黔军再不是一个完整的地方军系。这也是为何后面的抗日战争中,川军、滇军都打出了名气,而黔军鲜有被提及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黔军的部队是参加了抗日战争的,并且还打出了十分不俗的表现。
比如在台儿庄战役中,黔军140师在禹王山和日军血战,全师伤亡超过3000人。武汉会战中,黔军121师在田家镇松山口硬钢日军两个联队,死战不退。长沙会战中,黔军102师坚守新墙河20多天,战后全师仅存官兵五百余人。松山战役中,黔军103师全歼松井联队……
当然抗日战场上不仅仅是黔军在拼命,还有更多的黔籍子弟兵。据统计,贵州一省在抗日战争期间征集了约80万兵源出黔抗战,而当时贵州的总人口也不过才千万出头,这个比例无疑是相当高了。
所以不要说黔军一无是处,双枪兵如何,草鞋兵又如何,至少在家国危亡时,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拿命去保家卫国。仅凭这一点,黔军就应该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