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日系车只用了 5 年。
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日系车只用了 5 年。
5 年前,但凡你说要买车,身边总会有一大堆人安利你买日系车,无非是省油、保值、耐造、科技、智能等等。而到了现在这些优点反而成了槽点。
你说日系车省油,这国产车的综合油耗已经降到了百公里不到 3L 油。
你说日系车保值,现在已经跌成麻瓜了,二手车市场的日系车跌得车商都不敢出价了。
市场数据也佐证了这些现象。2020 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达到了 24.1%,相当于每卖出去四辆车,就有一辆是日系车。
到了 2023 年,日系汽车在华的份额已经降到了 17%,日产汽车已经关闭了常州工厂。这之后本田也决定关闭 2 家燃油车合资工厂。从趋势来看,今年日系汽车在华份额还会继续降。丰田章男曾经说过,汽车行业是日本最后的经济防线,而现在这道防线呢,也不牢固了。
日系汽车是怎么在中国火起来的?为什么现在在被消费者嫌弃?国产品牌崛起靠的是什么呢?
1925 年,福特汽车进入日本干啥呢?找他们做代加工,利用日本制造业组装风靡全球的福特 T 型汽车。随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也来到日本建厂造车。在之后的 10 年时间里,日本汽车市场几乎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垄断,总产量超过了 20 万辆,而日系汽车的产量份额还不到 1/10。
但这个也不全是坏事,摸着美国人过河,日本逐渐掌握了造车的技术,并且开始盘算着把美国公司给赶出去。
1936 年,日本颁布了《汽车制造事业法》,禁止外国汽车公司进入日本,福特、通用被扫地出门。最后日本企业就开始了仿制之路,比如丰田早期的 AA 型轿车和 SA 轿车就是借鉴克莱斯勒 Airflow 和大众甲壳虫等。
尤其的是,由于日本国内钢铁、橡胶等资源不足,日本汽车企业在造车的时候会尽可能地节省资源、轻量化,这种战争时期的老习惯啊,一直沿袭到今天,车身重量轻当然就省油了。
日系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就在 1964 年那年的广交会上,丰田向中国出口了 60 辆皇冠轿车,这批车被用于国宾接待。1972 年 9 月,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市场引入了 200 台皇冠,专门用于每年广交会的接待工作。那时候汽车还是个稀罕物,中国造车业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大家哪见过这种东西啊?
为了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就开始和日本车企合作,当时普遍采用了“技贸+CKD”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技术授权和产品拆开之后的进口重装的生产方式。在随后的 20 年时间里,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2001 年 12 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风口,日系车彻底起飞。到 2018 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了 30.79%,大概是每卖出去三台车就有一台是日系车。在他们最火的那几年,很多热门车型都供不应求,有时候甚至得进行加价才能购买。
日系车还有自己的粉丝圈,出现了“日吹”和“日黑”两派。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嘴炮战,但现在基本是没啥声浪了,毕竟日系车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来看 7 月份的数据,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日产、本田在华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丰田下跌了 6.1%,日产下跌 20.8%,本田下跌了 41.4%。从整体销量来看,日系车已经跌出了前五的榜单,从大受追捧到冷冷清清,为什么日系车短短五年就折腾不起来了?
原因有三个。首先是性价比太低了。来上图,这个是本田 2004 年的一款车,这是 2014 年的,这个是今年的。这 20 年的那款说是 04 年的我也信。关键是这配置没提升,价格还挺坚挺。很多日系车动辄十几万,这个价格可选的车可太多了,为啥一定要买日系呢?不但不降价,有些日系车还在加价。
前段时间北京车展上有一款叫丰田世纪的车刷屏了。这款车号称是丰田库里南,在日本本土的售价是 2500 万日元,折合人民币 123 万,引入国内之后,指导价高达 198 万元。但是丰田并不接受指导价,这车要在 198 万的基础上再加个 170 万元。加上保险等,落地价要达到 400 万,没想到这个车标这么值钱呢?
退一万步讲,我如果有 400 万,我为啥不加点钱直接去买一台真的库里南呢?当然,丰田对此也早有解释,大家都听过“和牛仙人”和“天妇罗仙人”吧?极致的匠人精神加持之下,一碗米饭卖你 500 块钱会吗?这辆丰田世纪也是一样的。媒体报道称,丰田从 1500 名工人当中挑选出了 40 个人为这辆车手动拧螺丝。每个螺丝要花一分钟反复打磨,一个月只能生产 30 台车,这个不就是妥妥的“造车仙人”吗?
这些车没落的第二个原因和造假丑闻有关。2019 年,18 岁美国女孩伊吉·帕海姆开车接弟弟放学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死亡。但是真正杀死她的并不是车祸,而是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展开之后弹出了一个金属片,划破了女孩的颈动脉。经查会发现她驾驶的本田汽车采用的是日本高田公司的气囊。这家公司最终赔偿赔到破产,但这个只是日本汽车产业丑闻大戏的开端。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日系车一边造假,一边被曝光,一边鞠躬,一边继续造假,那就简单列几个。
2016 年,三菱汽车油耗测试造假。
2017 年,日产汽车被爆出使用无资质检验员进行车辆的出厂检验,这就好比随便去街上找几个临时工负责汽车的出厂检测。
2022 年,日本曙光制动被曝光造假 20 年,有超过 11 万项质检数据存在造假行为。同年又杀出了一个三菱电机造假 35 年,稳压曙光一头。
2023 年,马自达汽车被指控存在大规模造假行为,涉及动力、底盘、碰撞、安全性等多个测试。
2024 年,日本车坛大地震,丰田、马自达、雅马哈等五大车企被爆集体造假,负责人当场鞠躬。
隔三差五的造假事件,让日系车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是一降再降,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你买的那辆车会不会有质量问题,而人心和口碑一旦丢失,再想挽回就很难了。
日系车走下坡路的第三个原因和对手太强也有关系,毕竟国产车正在崛起。
网上有个很热门的提问,为什么感觉国产车突然就崛起了呢?
有一个回答是“突然个毛线啊”!还记得众泰保时捷吗?还记得比亚迪 F3 吗?还记得力帆 520 吗?国产车花了 20 多年的时间,从模仿开始,顶着嘲笑讥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这条路上,有些车企坚持不住倒下了,但更多的车企咬牙走了过来。20 多年前,开国产车感觉没牌面,20 多年后,国外车企的口号居然是“合资车不是落后的代表”,消费者也在用脚投票。
今年前 6 个月,国产车卖出了 700 多万辆,而日系车还不到 150 万辆。照这个趋势日系车今年在华份额可能要跌到 15%以下了。
日系车没落,本土车崛起。这个只是国货逆袭故事的冰山一角。在新能源、锂电池、光伏、美妆等领域,中国制造已经在开始超车并领跑了。但是攻城难,守城更难,风向是瞬息万变。崛起中的国产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和研发本身。谁能走得更远,市场会给予最真实的反馈,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国产品牌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