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据到国府 仍然活着的航空城

空军军官学校。(本报资料照片)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以广播的方式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军的轰炸也终于止歇,只留下被炙烧的土地。

占地近4百甲的海军第61航空厂,在战后仅剩下了几栋小型建物,而海峡的另一端,国共内战再次升温,1947年秋季后共军开始对国军发动攻势,为了因应战局变化,隔年秋季,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决定以台湾为训练中心,把空军各学校陆续迁来台湾,在事先勘查后,决议以高雄海军航空队及61航空厂的原址为迁校校地。空军通信学校、空军机械学校、空军军官学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冈山,成为今日空军聚落的开端。

在3所学校中,第一所来台的学校是空军通信学校。1948年8月,时任校长方朝俊带着1787位人员,携带超过7百吨的物资,从四川成都乘车到重庆,接着换轮船赴上海转台。3个月后,通校正科班第11期新生便在冈山入学。接续其后空军军官学校也在校长胡伟克的带领下,从杭州出发,以海运或空运陆续抵达,并在1949年4月,完成全校人员和器材的迁移。同年6月,以工员养成所为校址的空军机械学校,校长文士龙也带领1581人员,随同150吨的器材陆续迁台,并在9月5日复课。

无论是通校、官校或机校,都是在来台数个月间便复课。如何在短时间内自一片废墟中筑起学校,这些细节并未被载入校史,仅存一块空军航空技术学院校史馆中的铜碑,铿锵地写道:全校人员供以纯诚,奋其勇节,罔顾一己之力,图复校之务,寝馈未安,公事为重。既早作而夜思,复劳心而勤力,如水电、如房屋,先求其有,或斧斤、或刀锯,次谋其精,于是昔之残破者,次第复原已,昔之荒废者,日就美化已。一年而基础建立,二年而规模略具。

相较于铜碑的记述强调着校方与学生的投入,曾为航空厂工员,在战后参与通校整地、校舍建设的黄明得,他的记忆提供了另一个得以快速复校原因:方校长问我日本人有没有宝藏在这里?我说,日本人跟穷鬼一样,怎么会有宝藏,「那有什么值钱的地方?」我就跟他说,日本时代在这设施里面的电缆,一尺差不多十斤,那时候这样的东西很缺,现在都没路用了,那我们来挖起来。他说埋在什么地方你清楚吗?「可以啊,从电源的地方来找就有了啊」。在原物料和币值都飞涨的战后初期,黄明得指认出航空厂地下电缆的位置,让通校弥补了不少复原物资上的缺口,也呼应了时任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将日人遗留的基础建设作为迁台时的考量点之一。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么写的,1949年底中华民国政府全面迁台,也代表空军三校正式在冈山落脚:官校负责飞行员的训练,基本飞行、轰炸飞行、战斗飞行、仪器飞行;机校负责飞机修护、机械、土木、补给等基础课程,美援时期还有种子教官巡回各基地做新机训练;通校则培育具有电子通信、电子测量、雷达工程、气象等专业技术的人才,以航空科技辅助飞行。从昔日的日本海军航空厂到今日的空军教学重镇,冈山的空中依然有飞机,三校连起的大片校地前,一间间军用品店、洗衣店、军用皮鞋行陆续出现,工员宿舍成为空军眷舍,并且新筑了更多房舍,是为眷村。

后设性地来看,飞行之于冈山是被延续下来了,回溯空军三校择址的原因与重建的过程,提供了冈山何以成为今貌的一种解释。但这份延续却是在拼接中慢慢织就的延续航空命脉的,是肩负任务跨海来台的学生、教官、职员、军士,他们怀着国家抱负与短期任务的心理,挥别家乡、亲友,却在时局之下不得不落地生根;延续航空地景的,是被携来台的空军眷属,亦是学习着与另一批移民共处的在地百姓。活着的航空城,活在空军三校,活在空军眷舍,也活在交杂的语言里、交融的饮食口味中,以另一种姿态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