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参瞄准观光游憩 释120亿商机

振兴疫后经济,今年下半年起陆续有120亿的促参案对外招商,包括观光游憩、文创园区、运动设施等案。(本报资料照片)

振兴疫后经济,招商大会8月登场,释出逾1300亿促参商机,财政部促参司官员更指出,为强化国内休闲旅游环境,今年下半年起陆续有120亿的促商案对外招商,包括观光游憩、文创园区、运动设施等,最大案为台中巨蛋体育馆案量约80亿,其余多数为10亿以下小案,但单以案件数来看,高达15件占整体案件数逾4成。

受到疫情缓解影响,国旅情景看俏,加上要振兴经济,促进投资为重要关键,为此,扣除C1D1案,2020年招商大会释出案量与过去2年相当。特别是配合政策与巿场趋势,中央与地方各主管机关卯足全力,推动休闲和国旅性质的公共建设促参案,除了观光游憩、文创园区等文教设施,游泳池、棒球训练中心、巨蛋等体育馆设施也十分热门,主要大案计有80亿元的台中市巨蛋体育馆、10亿元的嘉义市微型文创园区、13亿元的高雄苓雅运动中心,另外,陆军湖口营区军民活动中心投资金额也有7.6亿元。

面对疫情影响波及观光旅游业,不少观光游憩性质的公共建设、促参案件,也受冲击,促参司官员表示,除主管机关可以视情况减免或缓缴土地租金,对业界反映,疫情对营运造成长期影响,争取投资契约延长部分,也已同意主办机关可进行评估,延长时间至少2年以上。

对政府释出促参商机,旗下有多个促参据点的饭店负责人指出,政府推促参都会找顾问公司精打细算一番,业者利润空间有限,即使一开始招标时不错,最后总因政府看到吸引多组人马竞逐,调整招标条件下,利润就此受到压缩。

业者直言,在招标时,政府会依案量特色,计算权利金等,但在疫情期间纾困上,却未视业者特性给予较大调适、减租空间,避免遭指「图利」。业者直言,就手上个案分析可知,逾8成经营风险是业者自己顶着。

也因此,对于未来是否投入标案,这位饭店负责人淡淡表示,要视条件而定,特别是政府是否将业者当做合作伙伴,不是一味想转嫁风险,遇事就让业者自生自灭。

立委曾铭宗指出,过去着重硬体建设的促参制度如今已出现瓶颈,像是台北大巨蛋等争议案,无法有效率解决问题的争端,便亟待改善;另在台湾土地资源有限下,促参法也应转型纳入PFI(民间融资提案制度),由政府购买民间业者公共服务,才能有效减轻政府公建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