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高拟上市公司现场检查比例很有必要

2月23日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将大幅提高拟上市公司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笔者认为,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这是极为正确选择,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利好。

公司实现IPO上市,是鲤鱼跳龙门的成功一跃,有其重大利益,为了IPO成功,个别企业发行材料不惜包装或造假。现场检查是由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交易所作为检查机构,针对申请首IPO企业(检查对象),在其生产、经营、管理场所以及其他相关场所,对其信披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检查作为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及书面审核问询的有效补充,在发现造假疑点等方面,相比书面审核显然具有更大优势。

事实上,实施现场检查时,检查组可采取“查看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管理场所及其他相关场所,获取有关资金流水、生产记录,会计凭证”等检查方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好比网上咨询永远不可能代替当面问诊,现场检查相当于当面问诊;书面审核中审核人员主要通过文字、语言、影像等信息对企业面貌进行想象还原,而现场检查还可发挥人的感官功能来了解辨别事物,两者对事物认识的准确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前不久,证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IPO过程中欺诈发行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该案为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2021年8月思尔芯提交首发申请,2021年12月证监会对其实施现场检查,发现公司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事项,之后对涉嫌欺诈发行进行了立案调查和审理,查实了造假情节。这个案例也充分说明了现场检查的重要性,现场检查有利于遏制和震慑造假上市行为。

确定现场检查对象包括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问题导向的检查对象由审核、注册部门确定,但基于书面审核的局限性,要发现发行人的相关问题可能存在一定概率,随机抽取应是确定现场检查对象的主要方式。此前随机抽取一般是按5%等较低比例从拟上市公司中随机挑选,随机抽取比例较低,也让一些发行人有了带病闯关的冲动。

把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可谓无比重要。如果信披造假企业混入资本市场,一个谎言需要无数谎言来掩盖,其上市后的信披也可能是谎话连篇,这将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也将有损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还严重违背市场三公原则。而现场检查,是从根本上遏制、防止造假企业混入市场的有效办法。

发展资本市场要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从投资者角度而言,他们希望获得相应投资回报,规避一些无谓风险,其中就包括发行人欺诈发行、造假上市风险。从融资者角度而言,他们也希望融资成本和效率达到最佳。监管部门要推动投融资动态平衡,体现在IPO现场检查的抽查比例方面,也应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较低的现场检查抽查比例,适用情形应该是企业造假上市冲动较低,有关各方对拟上市群体还比较相信情况之下;但现实情况却极为严峻,要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5%或10%的抽查比例都显然偏低,理应大幅提高。

总之,造假上市是资本市场一大毒瘤,而现场检查是遏制造假上市的一个有效方式,提升对申请IPO企业的现场检查比例,有利于牢牢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保驾护航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熊锦秋

编辑/岳彩周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