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张爱玲文学基因库 港大教授黄心村分享张学新视野

港大教授黄心村透过视讯与杨佳娴对谈张学与《缘起香港》。(书展基金会提供)

港大比较文学系教授黄心村的新书《缘起香港》,被哈佛教授王德威赞誉「为张学及香港研究提供最重要突破」,重现香港与张爱玲的半生缘。台北书展期间,黄心村透过视讯与同为张爱玲研究者的杨佳娴,分享张学新发现。

「不是我选择这个题目,而是这题目选择了我!」黄心村在美国任教多年,赴港大任教后,正逢2020年张爱玲百年诞辰纪念,原本规画的一系列展览、研讨会,因疫情正炙最后仅剩线上展,在全城、校园封锁的情境下,黄心村索性重新爬梳挖掘张爱玲的档案资料,「写着写着,张爱玲的香港便浮了出来,不只写张爱玲,也不只写香港」。

黄心村指出,张爱玲于1936至1941年在港大就读,对她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不是因为战事,张爱玲可能远赴英国读书或在香港念完大学,相信仍成为知名竹日竹心戈作家,但也许就不是今日所见的张爱玲,可以说香港和经历战争是里程碑,让所有的元素汇集成就了今人所知的张爱玲。虽然张爱玲是回到上海后一举成名,但一直未被解答的是,张爱玲开始写作时存在的「基因库」是什么?

从文本、档案出发,黄心村特别对照了张爱玲的三位老师,最为人熟知的自是许地山,杨佳娴指出,由黄心村的研究可发现,许地山当时对文学科系的课程设计,就将翻译与文学、史学和哲学视为同等重要,就今日来看仍是很有远见的。此外,张爱玲的历史老师佛朗士几乎已消失在文学史中,但他曾私下给张爱玲一笔奖学金,让她得以渡过生活的难关,佛朗士后来参加香港的英国军队抗日,最后竟被自己人误杀。

张爱玲曾在1944年的一次上海女作家聚会上说:「外国女作家中我比较喜欢Stella Benson」她正是影响张爱玲的另一位老师。张爱玲自身的写作风格和一生喜爱的西方文学,黄心村称之为「中等趣味」,史黛拉.本森也是一例,黄心村的爬梳解答了张爱玲何以喜爱史黛拉.本森,成为张学的另一开山之作。

黄心村也指出,曾经自己将张爱玲归类为上海作家,但如今再看张爱玲,会认为她一如佛朗士、史黛拉.本森,都是帝国的化外之人,「对张爱玲而言,上海、香港、台湾都是异乡,她的异乡就是世界,她是无处安放,没有归属性的。」也正因为她的没有归属性,让不同世代的人一再回去读张爱玲,也总能契合某个时期的特殊心境。

黄心村指出,张爱玲总说:「永远把我包括在外」她无法贴上任何标签或定义为哪里人,仅《红楼梦》是她的文字家园,也是她离乱生涯的全部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