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大陆作家学张爱玲不如港台
张爱玲作品对同代及后辈作家影响甚远,已然形成谱系庞大的流派,被奉为「祖师奶奶」其来有自。大陆作家阿城虽不归为「张派」,仍多次表达对张爱玲作品及艺术的推崇,不过,他曾指出,大陆作家要学张爱玲,一定学不好。
1980年代末王德威率先提出「张派作家」一词,被点名者包括台湾的朱天文、苏伟贞、施叔青,香港作家李碧华、黄碧云,大陆作家王安忆、苏童、叶兆言、严歌苓等。阿城曾为文指出,他看张爱玲的作品,其感觉方式、表达方式都与1949年后大陆形成的共和国文体格格不入,也因此他总感觉张爱玲小说有股「新」意,但这也让他深信「不会有多少大陆人学得了她,迷可以迷,学是一定学不好的。」
阿城指出,要学张爱玲「得没有受过多少共和国文体的浸染,或有能力抗拒腐蚀,或许张爱玲有相近的文化结构、感情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她学得有些意思的都在台湾、香港。」阿城在《闲话闲说》里曾回忆,自己在1984年底,突然翻到《收获》杂志上的《倾城之恋》,一读便惊为天人,但四处打听,只见看过的人都觉得这作品没什么;「我知道话不投机,只好继续纳闷下去。」阿城的感慨也可看出张爱玲作品在大陆的消长。
阿城认为张爱玲不好学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北人写南,或南人写北,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好」。张爱玲实为北方人,「写南的感觉、意象和灵魂是北方的,所以才苍凉,而非南人写南的凄凉。」从张爱玲《对照记》看来,阿城认为这种苍凉,在她幼年就渗进心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