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2028年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将在今年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工程。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模型。(中新社)

大陆《科技日报》日前报导,大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太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受访时表示,2023年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工程,将进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月球南极着陆、巡视、飞跃探测。

孙泽洲介绍,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前后发射「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与嫦娥七号组成大陆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并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孙泽洲说,月球科研站可以为长期、持续的月球科学探测提供支撑,从而提升大陆月球科学探测能力。同时,科研站可以更好利用月球的位置资源开展月基对天、月基对地科学探测,也可以更好进行月基基础科学实验以及月球资源原位开发利用等。

报导指出,大陆月球探测经历近20年发展,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任务连续成功,探测能力不断提升,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的着陆巡视探测。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探月工程也获得了一大批月球科学研究成果,例如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拓展了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等。

孙泽洲此前表示,他和团队亲手打造了嫦娥月球探测器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而嫦娥三号于2013年着陆月球、天问一号前年成功着陆火星,他形容「月球、火星已近,梦想尚远」。他直言,大陆在月球和火星探测起步迟,但绝不是亦步亦趋仿效别人,更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的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孙泽洲也强调,由于着陆巡视和采集样品的区域还十分有限,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因此将开展后续任务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