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布局卫星互联网

大陆布局卫星互联网图╱中新社

大陆卫星互联网年产值成长概况

新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表明大陆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同时宣示参与全球卫星通讯赛局。

大陆政府在2021年「五一」假期前夕,宣布成立新的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星网),在官方近年缩编央企队伍,尤其3月底刚传出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合并的消息后,这家新央企立刻受到各方关注。

综合陆媒报导,新成立的星网公司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太科工集团等国资企业牵线成立,主要负责推动大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任务,角色类似卫星宽频营运商。

所谓的卫星互联网,主要指以通信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频服务模式。可透过发射一定数量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建构具备即时资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为能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频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路。

由于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频化、低成本等特点,也意谓着人类通讯已由地表延伸至外太空的「3D」时代到来,目前已经是继5G之后,各国所竞相投入的最新通讯赛场。

这些年大陆积极推展卫星通讯技术,在遥感测绘、定位导航、科学实验等中高轨道卫星应用领域取得不少成果,诸如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嫦娥探月卫星等,惟有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进展相对滞后。赛迪资料指出,截至2020第一季,大陆商业航太卫星中用于通信领域的比例仅为14%,而欧美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约为50%。

低轨卫星领域 急起直追

为了急起直追,2020年4月,大陆正式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均提出要建设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资讯基础设施。国际电信联盟(ITU)资料则显示,截至2020年9月,大陆以「GW」为代号申报了两个低轨卫星星座,共计12,992颗卫星,分布在距离地面590公里至1,145公里的低轨轨道。

如今在央企「瘦身」的背景下,星网公司的成立,除了负有推展卫星互联网的重责大任,同时具备协调、整合大陆卫星通信体系中,原本各自独立作业的空间段原材料市场建设、地面段通信网路间融合,以及用户段资料共用等多项工作,也象征大陆准备加速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决心。

星网公司 落脚雄安新区

值得关注的是,星网公司总部落脚在大陆近年积极宣传与推动的河北雄安新区,成为首家注册于雄安新区的央企。天风证券指出,按官方计划,大陆的卫星互联网年产值可望在2028年达到人民币(下同)4千亿元,其中卫星制造403.62亿元,火箭发射为180.7亿元,地面设备为1,716.1亿元,卫星应用为1,733.9亿元。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秘书长潘军表示,保守估计,未来五至十年,大陆商业小卫星的发射需求量将超过4千颗,商业卫星制造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从目前大陆已公布的卫星星座项目来看,卫星发射将集中在2022至2025年。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大陆的卫星互联网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国有央企集团,二是民营商业航太公司,后者近年迅速发展,最终可能出现一至二家世界级卫星互联网企业,若参考美国SpaceX(Starlink)建设计划,或需八年入轨1.1万颗,整体产业爆发力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