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航天:让卫星互联网触手可及

解码“梦工厂”·探寻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批量“造星”抢滩太空新基建(引题)

银河航天:让卫星互联网触手可及(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孙奇茹

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出海!不久前,北京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与曼谷高校合作,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马汉科理工大学国际学院助理院长塔纳蓬·普凯约敦对着镜头感慨:“卫星网络,泰国朋友也很期待!”

在人们普遍依赖手机体验智能生活的当下,仍有不少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场景,比如人迹罕至的荒漠、海洋深处、高山丛林、中高空域等。“用卫星网络连接地球的每个角落”——2018年,抱着这样的希望,徐鸣创立银河航天。

徐鸣出生于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18岁以前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那个位于信息高速公路“末梢”的村子,常年处于“移不动、联不通”的状态。一部关于哈勃望远镜的纪录片无意间闯进徐鸣的视野,在他心里播下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火种。驰骋移动互联网领域多年后,他将目标瞄向了卫星互联网。

“5、4、3、2、1,点火!”2023年7月23日,随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银河航天研制的“灵犀03星”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低轨通信卫星。此前,国内在太空中验证并使用柔性太阳翼的案例仅有“国家队”的中国空间站。

在位于北京海淀的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内,记者见到了这款卫星。它柔性的“翅膀”非常轻薄,单层太阳板厚度仅1毫米左右,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样折叠,以层层折叠的状态装在火箭里时,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当卫星抵达太空在轨工作时,“翅膀”展开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

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林广荣透露,技术团队正在研制一种外形酷似“太空飞毯”的下一代通信卫星,全部展开可形成一个约100平方米的相控阵天线,将实现卫星和手机直连的宽带通信。

相比于以“国家队”为主导的传统航天企业,商业航天公司的研发与生产组织形式更灵活,资源配置与资金获取渠道更多元,容错、迭代能力也更强。以银河航天为代表的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近几年加速奔跑,实现了诸多技术突破。例如,柔性太阳翼技术的应用使得卫星获得“超大能源”成为可能;姿态轨道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星座大规模组网的运行与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的提升,也使得卫星的网络接入变得更加灵活。

高效的技术创新能力赢得资本的青睐,银河航天很快成长为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在沙漠、海洋等场景下手机没信号,可以直接连接来自卫星的“太空WI-FI”——要想让这样的商业卫星服务触手可及,批量“造星”能力必不可少。在银河航天的卫星智慧工厂里,自动导引运输车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低轨卫星智能产线上一台台智能装备机器人正举起机械臂抓取、精准装配,工厂的总装效率和装备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卫星制造领域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这座智慧工厂的产线可适应各类型卫星实现柔性化生产,具备总装自动化、测试程序化等特点,可以满足年产100到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整星研制时间大幅压缩,研制周期比传统的卫星生产模式缩短80%。

除了卫星研制周期大幅缩短,银河航天的单颗卫星研制成本,也从传统卫星的亿元量级降至千万元量级。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徐颖透露,未来通过生产工艺的提升和规模化效应带动,依托我国优势的工业体系,有望把卫星单价降至百万元量级,达到Starlink(“星链”,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的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的造价水平,甚至更低,让批量“造星”成为可能。“我们将加速研制越来越高性能、低成本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卫星互联网。”徐颖说,目前公司已经建设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

不过,我国商业卫星的实际生产与发射需求爆发尚处于酝酿期。徐颖坦言,公司卫星工厂的产能正在稳步提升,市场需求仍待进一步打开。值得期待的是,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激发、催生出新的市场,如金融机构通过大型超市停车数量的卫星遥感数据来推测相应公司股价、媒体调取卫星数据播报山火新闻等。“在2018年公司刚投入商业航天领域时还极少拿到商业化订单,如今来自商业市场的卫星和单机需求订单不断攀升。”徐颖说。

“新质”看点 创新“秘笈”

推动卫星从“台式机”向“笔记本”进化

十多年前,提起发射火箭、卫星,人们脑海中更多浮现的都是“国家队”。自2014年起,我国航天产业逐步开放,商业航天日渐成为航天事业的重要力量。

传统卫星制造主要是单件研制的孤岛模式,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点,从方案论证到详细设计、产品投产和交付、卫星总装集成测试等研制流程基本为串行实施,资金、时间、人力成本高昂。而商业航天企业紧盯市场需求,技术迭代迅速,能够高效完成适应市场的产品研发、验证等过程,对全球尖端技术和市场动态做出快速反馈,在可靠性、经济性上探索出平衡点。

就银河航天而言,多星堆叠压紧释放技术、太阳电池的压紧防护、超大能源、主动热控、高收纳比展开机构、工业一体化成型结构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正推动卫星经历如同“超大老式台式机”变“笔记本电脑”一般的进化。商业航天企业在低成本、高效率、市场化等方面的优势,将让商业航天服务早日以可用、易用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