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彭博:卫星互联网万亿新赛道即将扬帆起航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中国星网+G60将进入加速组网期。我们认为,卫星制造方面,随卫星批量产线建成,卫星制造效率将显著提高,成本将有效降低,且未来将生产并组网更强性能、更多功能的卫星。火箭发射方面,随民营火箭公司技术进步,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商业航天发射场参与度将提升。地面设备方面,预计终端将向低成本、多功能化发展。运营服务方面,预计未来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用户数量将由缓慢增长切换到快速增长。

▍展望一:商业火箭技术持续进步,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我国现阶段航天运力、发射成本方面相较美国仍有差距。根据各家民营火箭公司官网,数家民营火箭公司计划在2024-2025进行对标猎鹰系列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测试,其中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计划在2024年首飞,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东方空间的引力二号计划于2025年首飞,我们认为2024-2025年将是中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若民营航天公司火箭试验成功将有望参与到中国星网+G60星座的发射服务中,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展望二:卫星工厂建成推动卫星批量化生产,有效提高卫星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我国格思航天、银河航天、微纳星空等整星制造商正在建立卫星批量化生产线。格思航天的G60卫星数字工厂是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根据格思航天总经理曹金在G60卫星数字工厂投产暨G60卫星互联网首颗商业卫星下线仪式介绍,在卫星互联网批量化的生产情况下,G60卫星数字工厂可在1.5天左右生产1颗卫星,年产预估达到300颗。随着各卫星批量化生产线建成并进入产能爬坡阶段,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卫星制造效率将显著增强,单星制造成本将进一步下探。

▍展望三:低轨卫星星座加速组网,中国星网+G60迎来重大进展。

2023年我国共进行四次卫星互联网试验卫星发射。根据上海松江官方微信公众号,格思航天预计在2024年,通过其卫星工厂数字化生产线生产,并由垣信卫星完成至少108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营。截至2022年末,"G60星链"计划已成功发射了5颗试验卫星。参考SpaceX的发展历程,我国认为2024年是中国低轨卫星星座大规模发射组网的元年,中国星网+G60为代表的卫星星座将迎来重要进展。

▍展望四:卫星技术快速迭代。

从Starlink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卫星大体上经历了两代发展,其中包括Tintin A/B(试验星)、V0.9、V1.0、V1.5、V2.0Mini、V2.0等迭代版本。相较于V1.5卫星,V2.0Mini具备更强大的相控阵天线,并使用E波段回程,具有4倍于前代的通信容量;同时V2.0Mini采用氩气霍尔电推,推力达到前代2.4倍,比冲达到前代1.5倍。根据Starlink公布的卫星直连方案,我们预计未来V2.0完整版卫星或将携带巨大天线,实现与地面普通手机的直连。参考Starlink卫星迭代过程,我们认为在卫星星座在轨验证后将迎来逐步迭代,具备更强性能、更多功能的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将参与到组网过程中。

▍展望五:NTN技术加速成熟,星地一体融合组网值得期待。

根据3GPP NTN技术规范标准,从R18起,针对IoT NTN的有关卫星通信设备的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标准均被分离出来形成了单独的标准编号,并继续为NR-NTN 和IoT-NTN 制定进一步的增强功能。目前6G技术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但是总体愿景是在5G基础上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的互联互通。根据IMT-2030(6G)推进组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未来6G场景下,星地一体融合组网网络技术将得到应用,NTN将带来更大使用场景。我们认为NTN是未来卫星直连的重要方向;随着3GPP NTN技术的论证和演进,以及各大运营商、终端厂商等投入使用,真正实现商业化值得期待。

▍展望六:终端向低成本、多功能化发展。

根据Starlink的官方介绍,目前Starlink一共在售四个版本:标准版(Standard)、标准驱动板(Standard Actuated)、高性能版(High Performance)、平板高性能版(Flat High Performance)。根据Via Satellite报道,SpaceX 总裁Gwynne Shotwell在2021年LEO数字论坛上称Starlink最初终端成本为3000美元,随着规模化生产2021年四月成本降至1300美元,直到2023年9月终端成本已降至600美元以下。为满足极端环境场景,Starlink推出专为高级用户、商业和企业的高性能版,和专为移动应用(目前只为海事客户)的平板高性能版。参考Starlink卫星终端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终端将向低成本、多功能方向发展。

▍展望七:商业航天发射场在航天发射中参与度提升。

除了已有的四大发射场外,中国东方航天港、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均在规划或建设中。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发射工位主要用于长征八号火箭发射,已于2023年12月29日正式竣工;2号发射工位是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预计2024年9月底完成建设;3号工位已在2023年6月13日开工。根据《环球时报》2023年7月26日新闻,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进行首次火箭发射。随着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我们认为商业航天发射的“排队”情况将得到缓解,为未来大规模的发射试验和商业发射打下基础。

▍展望八: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手机直连、车联网等场景更加丰富。

卫星互联网使用场景主要包括:1)扩展地面通信覆盖,包括偏远地区通信、机载通信、海事通信、应急通信等;2)与地面通信互补融合,包括手机直连、车联网、物联网、5GNTN和6G等。2023年,华为、荣耀分别发布了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厂商也发布了车载卫星通信技术。随着新技术发布,我们认为未来卫星互联网场景会更加丰富。

▍展望九:卫星互联网用户数量将由缓慢增长切换到快速增长。

2023年12月22日Starlink在X平台宣布其服务已在70多个国家/地区上线,全球用户数已突破230万,而在2022年12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用户数分别突破100万、150万、200万。参考Starlink的用户数增长情况,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低轨卫星的建设,卫星互联网的用户数将遵循缓慢增长切换至快速增长的趋势。

▍风险因素:

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低于预期。我国卫星发射计划低于预期。我国卫星地面设施和运营服务建设不及预期。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国外卫星发射技术有更快的突破。

▍投资策略: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赛道即将扬帆起航,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卫星制造;2)商业火箭;3)地面设备;4)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