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平:卫星互联网永远是地面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

文丨御柳

出品丨本站科技《逐梦星空》栏目组

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航天基金会特聘教授吕子平分享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介绍了马斯克星链的发展情况。对于卫星互联网,吕子平认为他与卫星通信一样,永远是地面互联网和地面通信的延伸和补充。卫星互联网分为高轨、中轨、和低轨卫星。

低轨卫星目前最为热闹,他表示,马斯克的SpaceX目前已经有4219颗卫星在天上,在数量方面,大家已经有了审美疲劳。但是他提到马斯克目前做的一个非常大的动作将直接决定着其能否越过商业生死线。

吕子平分析道,此前马斯克用户终端的成本是1500美元一台,卖500美元一台,这意味着卖一台亏1000美元。但通过资料分析,目前马斯克已经解决了终端500美元的问题,如果终端不赔钱了,那他就解决了商业模式的问题。目前,星链有100万用户,意味着每年通信收入大概是5亿,如果是400万用户,就越过了生死线。

吕子平认为,卫星互联网市场空间非常大,包括中国的市场空间。他建议商业航天企业者如果想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创业,有三个机会:一个是星座运行管理;一个是卫星关键部单成本研制和规模化制造;第三个就是火箭发动机。

以下为中国航天基金会特聘教授吕子平演讲部分内容:

我参与了国家卫星互联网的整个全过程。卫星互联网现在很火,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就把这几年自己干的一些感觉,尤其是世界上的,尤其是星链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们国家从国家高层非常重视这个事,因为时间关系,我的PPT时间比较长,比较细的就不说了,大家自己看。国家层面和国家远景规划层面里都把它明确列进去了。

什么是卫星互联网?其实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走了两个阶段现在,第一个阶段是当时用台式机有线联起来的,第二个是用手机,是用无线网连起来的,其实它是用宽带网和内网连在一起为你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卫星互联网就是用手持终端直接和卫星连起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服务,这就是卫星互联网。我这里有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这也是我们提出来以后,还没有经过行业讨论认可。

为什么要卫星互联网?在这里开会的同志,每个人手机都通,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地面网覆盖地面的陆地面积的多少?中国是比较好的,达到百分之三十几,全世界平均百分之二十多一点。从这里往上看,一百五十米以上就没有信号,一点都没有,以往我们理解是网络覆盖有限,主要是平面上的有限,其实立体的有限比这个严重的多,为什么我们现在低控空域经济全球做不起来,主要是立体通信导航问题没有解决。

地面网大家都知道,汶川地震,中国电信铺光缆,来一个泥石流以后又没了,没了又铺,地面光缆在偏远地区铺设是非常昂贵的。第二个是空间频率轨道以及科技上的博弈。

和地面网是什么关系?我这里又要和大家说一个观点,我们不要以为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成什么都以我们为主了,这是不对的,卫星互联网和卫星通信一样,永远是地面互联网和地面通信网的延伸和补充。如果我们成为了一个主要的网,今天在这里,那么多人,大家拿着手机都对着卫星,那卫星就爆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补充。卫星互联网的组成就不详细说了,因为在座的都是一起干卫星互联网论证工作的。

卫星互联网大家不要有错误的观念,以为卫星互联网就是低轨卫星,不是,它可以是高轨、中轨、低轨。高轨、低轨、中轨各有特点,我就不一一说了。

重点说一下目前低轨已经在建的系统。国外高轨viasat原本这个月要打viasat-3。中轨大家知道,全球唯一一个能够投入服务,而且现在已经盈利的系统就是O3B,但是很搞笑的是,O3B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是为另外30亿个人提供服务的,但是O3B现在提供业务不是这个业务,是为主要海岛国家和游艇提供干线传输服务,所以初衷和结果有些不一致。

低轨目前是最热闹的,2020年5月份,一个月美国就收了八家公司的申请,可以看到有多火,我们国家现在申请的资料量也很大。这是SpaceX公司的几个阶段,目前它已经有4219颗卫星在天上,现在对上卫星的数量,我们现在审美观已经有点疲惫了,其实星链最近最大的一个动作,做出来以后,对今后能不能越过它的商业生死线很重要,就是它的用户终端,可能我们搞航天的同志都不太在意地面的应用。大家知道马斯克原来的终端是一千五百多美金一台成本,往外卖是五百多美金,每卖一台要亏一千多美金。最近我们分析材料,它已经解决了它的终端五百多美金,如果它的终端不赔钱了,那么它的商业模式就有可能成立了,目前它已经有一百万用户了,一百万用户,意味着每年通信收入大概是5亿,如果是400万用户,就越过他的生死线了,所以它有可能走向成功,至少现在还没有成功。

我今天重点说的是手持终端的事,马斯克去年9月份的时候宣布,今年下半年将进行手持终端测试,明年下半年会提供商业服务,这是他最近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当然星舰失败对2.0版本的部署可能会有一些延迟。

这里是AST公司,大家知道,去年9月份,他打了1500公斤的试验卫星blue walker,携带64平方米的相控阵天线测试手机。

同时现在lynk公司、ominspeake公司都进行了试验。其他的2B的卫星互联网公司,像oneweb,它第一期系统已经建成了。亚马逊我们特别关注,它自己全球有几十万个亚马逊商场,需要用信息互联起来,所以它这个系统和其他的不一样。

主要应用,其实卫星互联网应用,主要就是空天、海洋、边缘、特殊以及国际上的一些特殊地形的国家。刚才已经提到了,无人机通航等等,不能快速发展主要是通信导航监视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它的发展有限。海洋渔业,我这里有一些数据,大家可以自己看。光中国卫星互联网这块的应用大概有2000到3000万用户是刚性用户,自然还有物联网应用,这里给大家说两个数字,可能大家不太关心,我们中国有多少牛,九千多万头牛,百分之七十是放养的,放出去的牛怎么追?很多都是一两个小时找不着,所以要用卫星去追踪。牧民对一头牛、一头羊,一年通信费承受能力是多少?一头牛两百块钱可以接受,一只羊二十块,所以这是宽载物联网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其他还有地质勘探、森林防火等等一些通信缺乏的国家,还有特殊地区,像印尼,万岛之国,只能用卫星通信的方式把它连起来。

挑战方面。现在马斯克动作非常非常快,后面申报资料已经到了三十多万颗了。还有今后整个产业链点的抢夺和经济产业链的抢夺。

趋势方面。在座都是航天界的朋友,大家可能有一种感觉,就是低轨都是小卫星,其实现在已经不是了,马斯克2.0版本的卫星,他算出是1.25吨,我们算是1.5到2吨左右,所以不要把低轨和小卫星连在一起,它的单星容量越来越大,系统容量更大了。单星容量2.0版本2B的将近200个G。,所以容量是快速的上升。第二个是接入手段,前期接入手段是锅,地面相控阵天线。马斯克已经做到降低成本了,其实最大的接入应该是手机,手机的接入,全世界几十亿手机都是潜在用户,所以大家都在瞄准手机直连。第三个是资费。在国际卫星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下,为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的系统建设成本也已经降下来了。

体制方面。今后的体制一定会走向天地融合。地面产业链会把系统部分和终端成本完全消化掉。第二个是资源,马斯克和欧洲这次提出来的,全是利用地面频率天地共用。第三个就是终端和应用完全统一。如果这个实现以后,也就是您手上拿着手机走向任何地方都是宽带手机。

大家都在研究通导遥一体的问题,现在都已经在研究。但是卫星毕竟还是天上网的主体,这个主体它里面的工作量依然是最大的。

大家都是商业航天的单位,卫星互联网里面,我也想说说给大家带来什么机会。

第一个就是星座运行管理。这么大的星座运行管理,马斯克看似解决了,但是我们从他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了他这个通、那个不通等等,我们今后怎么能让效能最优,依然是我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载能问题,卫星越来越多,出问题是正常的,出问题以后怎么维护它,如果你回不来怎么办?所以在轨清除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起来了。

卫星关键部单成本研制和规模化制造也是一个机会。我觉得部单机才是主要的,部单机现在的成本是降不下来的,有些部单机供应链是比较危险的单一供应,这才是方向。

火箭很多同志都在努力,发动机这块,我看很多商业航天发动机也都出来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主箱,火箭舰体生产反而是个大问题。

卫星应用这一块,如果手机直连以后,大家也不要琢磨了,现在手机厂商就做了。更大的机会是应用层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