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官方微信公众号「补壹刀」:中美朝着缓和方向取得三个突破

补壹刀:中美朝着缓和方向取得3个突破。 图为3日美国总统拜登(中)参加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发表演说。(摘自美国总统拜登脸书)

大陆官方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发文指出,10日这一天,中美正朝着缓和方向,取得三个突破,一是中美发表《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二是美国时间1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召开应对新冠疫情部长线上会议,之前声称可能因「在抗疫方面表现杰出」受邀的民进党当局,并未有代表收到美国邀请参加。三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当天表示,拜登政府在与北京方面就「中国是否遵守川普时期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会谈,正在取得进展。

「补壹刀」消息称,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说,美国除了气候变化之外,几乎所有议题,都对中国吹胡子瞪眼,气候变化突然成了亮点,是不是双方在气变问题上合作了,可以带动其他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是不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了,中国的发展空间就被压缩甚至没有了?这是另一个问题。

李海东认为,首先,气变问题并不必然带来中美在其他议题上的突破。中方的思维是以合作性议题引领双方争议问题的有效管控,美方思维是用合作性议题对中方相关发展权利进行限制,在其他方面继续竞争。

这两种不同思路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中方的思维将带来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前行的局面;而从美方思维延伸出来的是,暂时性的气变合作,没有也不必然带来中美关系的持久稳定。相反,还会让竞争性议题被美国炒作得更具威胁性。

其次,从目前看,气变议题成为中美双方在关系处理中的最大公约数,或者说最低公约数。合作的底线被抓住了,保持住了双方能有合作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从我们的角度说,这个空间应该是越来越大的,但从美国角度说,这个空间是有限的。

再次,中方在与美方就气变问题的多轮磋商当中,充分了解美方的特点,双方的承诺必然与美方的兑现挂钩。如果美方承诺无法兑现,我们肯定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说中美关系近期朝着缓和方向,在气变、抗疫和经贸三个领域分别获得突破,是不是意味着中美关系在变暖?

李海东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呈现出一个特点,即高峰对话之前,美方会释出一些迹象,采取一些行动,好像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然而很快又开始挖坑。

比如两国宣言公布后,美国方面就有舆论说,这是美方的政治胜利。一方面是为美国在气变方面的所谓领导力烘托氛围;另一方面,美西方以气变问题对中方减排和其他化石能源使用进行限制,对中国现有和潜在发展势头进行框定。出现这样声音显示出,在一些美国精英的逻辑中,还是以合作为「马甲」搞竞争。

李海东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美国国内保守势力强大,对华敌意很浓,要让他们彻底放弃对华地缘政治竞争是非常困难的,对此要保持充分警惕。

至于中国会不会被两国宣言套住这个问题本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舆论不必太过担心。

一方面在未来十年内有效控制住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对美方挑战性更大。未来十年美国要经历两次总统选举,换一任总统上来会不会又搞「退群」,再退一回美国的公信力要往哪跌,今后想再入还有谁会信,这些对当下内部政治极化问题严重的美国来说都是相当挠头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方也绝不会「随美起舞」,中国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和行动一直是与中国经济高品质发展的大局相协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