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营区拚活化 伞兵的家可望再现风华

大武营区内13栋历史建筑经过屏县府活化,可望再现风华。(林和生摄)

大武营区内13栋历史建筑,经活化后重新赋予新生命,可望再现风华。(林和生摄)

曾经培育超过40万名伞兵的屏东大武营区,因伞训中心迁移,屏东县政府正式启动活化作业,其中保留13栋历史建筑,并于今年8月展开修复工程,将朝结合军事文化体验、健康休闲产业园区规画,可望为屏东市区再造一处新亮点。

大武营区前身为1937年日军编成的「陆军高射砲第8连队」所在地,主要护卫日治时期屏东飞行场防御;1949年由国军接收,作为伞兵训练基地。屏县府于2019年配合变更都市计划与兴建屏东荣民总医院,将伞训中心迁至大圣西营区。

当时营区遗留的建物在县府沟通协调下,几乎全区保留,2018年启动文资调查,并于去年登录为屏东历史建筑,总共保留包括特战营兵舍、医务室、联合二级厂、战备大楼、伞具修复工厂、烘伞房、队史馆等12栋建筑物及1处防空洞,土地范围高达7万多平方公尺。

屏东县文化资产保护所主任林洋助说,大武营区活化再利用计划,向中央争取修复经费共核定约5.4亿元,全案采分区执行,已积极展开修复,其中伞具修复工厂及烘伞房近期将开工,全区修复活化最快明年完成。

至于修复与再利用区域范围大致与市地重划区域重合,现场市地重划区域已由县府发包公园景观及滞洪池工程;大武营未来将结合公园景观,打造为医疗、休闲产业健康园区,内含特色餐饮空间、军事主题展示、市民共读书房、健身中心及室内攀岩场。

林洋助表示,大武营区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训练基地,希望透过文资调查与保存,盼完整呈现二战迄今的军事历史脉络与空间再现,同时结合胜利星村、屏烟1936文化基地,可望串连成为屏东市文化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