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惊见树上熊窝 台湾黑熊一口气编4个高空景观巢

林业署在黑熊可能的移动路径及活动地点,规画红外线自动相机监测。(林业署台中分署提供/张妍溱台中传真)

森林护管员于1棵青刚栎树上发现疑似台湾黑熊的熊窝。(林业署台中分署提供/张妍溱台中传真)

大雪山地区是台湾黑熊活动及生存的重要栖地,近日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进行自主研究监测时,于1棵青刚栎树上发现疑似台湾黑熊的熊窝,分署森林护管员透过攀树方式查看,惊喜发现原来树上共有4个直径约80至110公分,大小不一的熊窝,让参与监测作业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兴奋。

为了解大雪山地区台湾黑熊栖地利用及活动情形,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在黑熊可能的移动路径及活动地点,规画红外线自动相机监测,希望能捕捉到珍贵的黑熊画面,同时于巡护的路径观察是否有树上的熊爪痕、黑熊排遗等黑熊活动的痕迹。近日该分署森林护管员于进行红外线相机维护工作时,在路径上发现3处熊爪痕,并在其中1棵有熊爪痕的青刚栎树上发现疑似熊窝,透过森林护管员使用攀树装备攀爬至25公尺高的树上查看,发现树上共有4个大小不一,以青刚栎枝条编织而成的台湾黑熊熊窝。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台湾黑熊编织巢窝是天性,牠们的手掌像人类一样能弯曲的前肢,可以折下树枝筑成熊窝,有时也会直接在树上筑窝。这次进行研究监测时发现的熊窝,周边也有被折断的树枝枝条,在窝里面还可看到青刚栎果实的栎帽。由现场情况推测,不排除黑熊为取食方便而在树上不同位置筑窝的可能性。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提醒,大雪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及谷关七雄周边山域都是黑熊活动的范围,民众于山林活动请随身携带熊铃,遵守无痕山林准则,如在野外巧遇台湾黑熊,记得不惊吓、不打扰,缓步离开,并于安全处向该分署通报(通报电话:04-25150855),提供黑熊出没讯息资料作为保育研究使用,也让人与熊和平共享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