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西咸新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4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华章 西安报道

自2021年3月秦创原建设启动三年以来,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757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46亿元。

在近日召开的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成效及支持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齐海兵介绍,自2021年3月秦创原建设启动以来,西咸新区举全区之力推进“总窗口”建设,聚集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源,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次发布会还披露,今年是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篇之年,西咸新区今年将重点开展七大行动,全力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

累计招引落户636个科创项目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也是西咸新区布局的重点。

去年,西咸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7%、工业投资增长3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四项指标均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一。

数据显示,西咸新区市场主体增长30.9%、累计达到74.8万户,新增“五上”企业378家、在库“五上”企业累计达到147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7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56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24亿元,分别是2022年的2.3倍、3.6倍和1.7倍。

西咸新区以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编制了光伏、氢能、数控机床、智能网联汽车4个主导产业的“两链”融合图谱,招引落户了汇川技术、三一重工等636个科创项目,总投资达5569.95亿元。

三年来,西咸新区相继出台了诸多惠企政策,共涉及101条举措。

在聚集产业资源方面,西咸新区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体融合产业和都市农业,构建了“4+1”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聚集创新资源方面,着力促进成果转化、加速科技企业培育、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是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篇之年。西咸新区将以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为目标,重点开展七大行动。

金融“组合拳”投早投小投科技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西咸新区在建设秦创原总窗口的实践中,也在金融方面有诸多创新。

目前,秦创原资本大市场已聚集30余家金融机构、推出89款科技金融产品、设立总规模125.55亿元的26支科创基金。探索形成了以“春种基金”为代表的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新模式,累计投资项目296个、带动相关基金返投46.37亿元。

去年以来,西咸新区提升秦创原资本大市场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为科创企业精准画像,着力解决科创企业融资困境。

经过一年的运行发展,资本大市场形成了“基地(企业上市培育基地)+中心(风险补偿运营中心)+四站(四贷促进、科技金融、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工作站)”的服务体系,全年为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5亿元。

此外,西咸新区持续加强科创金融顶层设计。据介绍,在政策供给方面,全面优化鼓励金融机构发展7项政策,从机构落地、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办公用房、金融人才多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西咸新区今年将加快出台支持天使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引导基金出资比例、引导基金让利、超额返投奖励,专项支持种子、天使基金等早期基金发展。在优化基金布局方面,不断加码“投早投小投科技”,着力提升从企业孵化、到创新融资、到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功能。

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757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46亿元,以氢易能源、埃恩束能、中科西光等为代表的总窗口科技企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同时,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咸新区已培育了一批“硬科技”实力突出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力重工、源杰科技等企业已经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