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桑布和他的父亲巴珠:两代人接力守边30载

有着“高原第一镇”之称的帕里镇是西藏边境线上的一个边陲小镇,坐落于巍峨的卓木拉日峰脚下,平均海拔4360米。

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帕里边境派出所所长旦增桑布和他的父亲巴珠,接力坚守边防30余载,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边疆,用心守护着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一种职业、同一个目标、同一份责任,他们既是父子,也是师徒,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两代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崇高使命。

子承父业赓续红色血脉

走进帕里边境派出所警史馆,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块块金色的奖牌、一张张泛黄的相片生动展现了帕里边境派出所的发展历程以及历代民警忠诚履职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中,一部海鸥牌老相机记录了旦增桑布与母亲的第一张合影,照片中却没有他父亲的身影。

1991年10月,旦增桑布出生,在帕里度过了7年的童年时光。那时的巴珠作为帕里边境派出所第二任所长,总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

1995年7月,巴珠被调往定日边防大队工作。旦增桑布留在帕里镇读小学,母亲独自照顾他的生活起居。1997年,他跟着母亲从帕里镇去定日县探亲,坐了20多个小时摇摇晃晃、四处漏风的中巴车后才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

即使经历过从小和父亲聚少离多的日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旦增桑布依然选择了武警学院边防管理专业,家人担心他毕业后分配到很偏远的地方。巴珠却说:“再偏远也是祖国的领土,总是需要有人守,守边亦是守家。”

传承父亲的守边精神是旦增桑布从警的初衷。2024年7月,旦增桑布担任帕里边境派出所第十二任所长。

业精于勤练就过硬本领

亚东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不丹接壤。2014年毕业后,旦增桑布被分配到日喀则边防支队亚东边防大队上亚东边防派出所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跟着边民学不丹语、听不丹歌曲,一年下来,竟也可以用不丹语无障碍交流。

白天走村入户采集基础数据、宣传政策,晚上加班熬夜建档立卡。辖区396户1201人,每个村民叫什么名字、主要经济来源、有什么困难,旦增桑布如数家珍。

在上亚东边防派出所担任副所长期间,旦增桑布先后带出了田广运、晋美群登等一批熟悉辖区情况、擅长信息搜研、执法办案的业务骨干,派出所基础工作、正规化建设也越来越扎实。

用心用情守护边境安全

“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群众,首先要做到以心换心,群众才愿意与你打交道。”这是巴珠时常对旦增桑布说的一句话。

入警以来,旦增桑布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把群众当亲人,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

在上亚东边境派出所查玛浦执勤点,外地搬迁来的牧民偶有矛盾纠纷,旦增桑布就把他们都拉进了微信群,耐心地讲法律法规,用朴实的话语传递着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理念,群众的法治观念有了大幅提升。

在帕里边境派出所,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四个第一”精神,不仅刻在了墙上,更融进了每个民警的心里。

重新回到童年成长的地方、父亲坚守过的地方,旦增桑布表示:“因工作重回帕里这样的模范所、明星所,在这里有我父亲的足迹,我必将初心如磐、责任在肩,传承发扬帕里‘四个第一’精神,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新的奋斗目标,继续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人民安宁贡献移民管理力量。”(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王香香 陈娟娟 通讯员 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