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鸟已青黄不接
(图/本报系资料照)
行政院针对国会改革法案提出覆议,立法院举行院会以51票赞成、62票反对予以否决,虽然结果早在预料之中,但过程依然充满悬念,国民党团丝毫不敢大意,而在场外,也有所谓「青鸟」和「蓝鹰」分别到场支援。
显然,先前外界担心的第二次「太阳花学运」并未上演,从投票日之前稀稀疏疏的现场人流即可看出,民进党想要发起的「青鸟」行动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即便是在舆论声量最大的法案审议期间,涌上青岛东路的人潮也远远比不上十年前的太阳花。讽刺的是,虽然这场运动被冠以「青鸟」之名,但现场的「老鸟」远远多于年轻人。
出现这一局面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学生运动和社会运动也是需要长期培育的,当初太阳花学运的主力军各个都是「无役不与」,在冲进立法院前早已身经百战,可谓斗争经验丰富,而即便如此,他们若没有民进党和时任立法院长的王金平支持,恐怕也不会一直占据立法院而不被驱离。
在民进党执政8年期间,学运、社运已经失去了当初制衡执政党的工具性价值,民进党自然不再投入资源去支持他们,而过去从事学运、社运的中坚分子也大多被收编,正式走上仕途成为体制中人,他们再来走体制外抗争路线已经变得不现实。
简言之,过去8年期间体制外的社运团体已经出现了人才断层,完全找不出一个新一代社运明星或学运明星,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团体有足够号召力和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想要重新组织一场大规模社运,也就变得困难重重,只能依靠旧有的人际网路,而这群人也因为过去资源分配不均的缘故,其支持力道自然也千差万别。
当然,民进党毕竟还是执政党,要真的想投入资源或者寻觅人才,对他们来说也并非难事,毕竟还是会有很多年轻人和体制外的人想要涌入民进党政府,那么为什么民进党政府依然难以组织一场成功的大规模运动?这恐怕也跟议题有关。
民进党在马英九时代之所以能够多次组织大型反抗行动,一方面确实与马政府施政缺失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大众也期待对执政党有所制衡,尤其是两岸关系愈发紧密的时候已经出现负面情绪,台湾社会的疑虑也在升高,这时候民进党操弄反中议题就会有市场。
但现在的局面与当年完全不同,民进党曾经一党独大,且在施政过程中不断挑战社会认知底线,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情绪有目共睹,不然赖清德也不会只拿到4成的选票成为弱势总统,民进党也不至于丢掉立法院的第一大党地位。民进党没有充分反思当下的局面,还自认为街头运动依然是自己的专利,殊不知过去民进党只是在打顺风球,当社会氛围已经不利于己的时候,他们其实也并不能改变局面。回到国会改革的具体议题,在民意支持度持续大于5成,且过去民进党也曾积极支持的情况下,民进党现在的「为反对而反对」当然是忤逆民意之举,即便国民党的作法存在诸多程序性瑕疵,但依然不会改变民意的整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