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石柿饼厂砍半 恐青黄不接

北埔六塘「黄阿海柿饼」,常有游客来打卡。(罗浚滨摄)

每年九降风起,新竹县就进入柿饼产季,除了新埔柿饼专业区加工做牛心柿外,北埔乡农民则是种石柿制作石柿饼,好吃、品质佳,但因工时长又繁琐,年轻人多不回乡务农,呈青黄不接现象,主产地的大湖村,6年前做石柿饼的有10家,到今年已减半剩5家。

做柿饼有40年经验的大湖村长刘金庭指出,1981年的省政府山地农牧局,在北埔乡推广农民种植石柿,大湖村和大林村是重点辅导区域,30多年前北埔石柿饼盛极一时,种植面积超过100公顷。

昔100公顷盛况 今剩5家

根据农委会农业统计年报,1987年北埔乡柿子面积有82.3公顷,到今年只剩42公顷。刘金庭指主要是因农村人口老化,加上制作石柿饼的工时和作业繁琐,几乎都是老人在做,年轻人多不愿回乡赚辛苦钱。

大湖村原有10家在做石柿饼,现已减半剩5家,在六塘的「黄阿海柿饼」规模最大,黄的儿子黄国峰说,10月中旬九降风起,就进入石柿产季,每天凌晨3、4点就要起床到果园,采摘8、9分熟的石柿,而后用手工方式削皮去蒂。

「阴雨天不行晒,完全是靠天吃饭!」黄国峰说,削完皮的石柿放在圆盘,在晴天时拿到户外,靠九降风和阳光脱水晒干,天黑前要全部收进仓库,来回晒5到7天,真的很费工,也常有游客来拍照打卡。

农村小旅行 慈天宫登场

农会总干事庄烘冈表示,石柿比牛心柿还小颗,但甜度都在14度以上,柿农遵循古法制作石柿饼,口感香Q,品质极佳,这几年他与乡长庄明增配合举办活动增加柿农收益。

今年规画「有柿来找茶」6日将在北埔慈天宫登场,有4条农村小旅行路线,「柿气高昂-游大湖」可体验柿饼加工过程及创意柿饼DIY,「柿客踏青-趣大林」漫步在山林间,可享用客庄美食和米食DIY,感受在地的客庄人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