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香港製造》(上):帶領香港融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跨商」們

有关香港历史的论述,多以中英两国为中心,但实际上在二战之后,港美关系较一般想像密切。图为帆船「宝龙号」(The Precious Dragon)在英国海军巡逻艇护送下从香港出海。 图/路透社

文/邝健铭(台湾季风带文化总编辑)

有关香港历史的论述,多以中英两国为中心。这是自然之事,毕竟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历时百多年,至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权从英国移交至中国。至于(特别是在二战后)美国对香港发展有何影响,美国与香港有何关系,其所得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本文是邝健铭为《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撰写之导读,原题〈香港历史研究补遗——美国与香港关系的前世今生〉

▌美国与港英时代的非正式解殖

谈论美国角色之时,论者多会聚焦于冷战时期美国对香港的文化影响,被提及的案例包括《儿童乐园》与张爱玲。前者创于一九五三年,由友联出版,其主编为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的插画家罗冠樵,是友联出版年期最长的刊物。后者在一九五〇年代居于香港,期间着有《秧歌》和《赤地之恋》两部作品。两者的共通点,是其文化生产背后皆得到美国资助,多少可被归类为冷战时期抗共的「美元文化」。

《儿童乐园》与友联另一旗下刊物《中国学生周报》对香港世代不无影响。《秧歌》和《赤地之恋》两部作品则曾被纳入美国新闻处的译书计划之中。关于《赤地之恋》,更有作者按外来既定大纲书写之说。张爱玲据说曾对友人言:「《赤地之恋》是在『授权』(commissioned)的情形下写成的,所以非常不满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固定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供作者发挥的呢。」

按照这种讨论,美国对港影响,多只集中于文化范畴,与香港社会乃至政经发展之关连似乎相对淡薄。事实上,在一九六〇年代,受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发生六七暴动之时,美国为何与如何与香港保持距离、持观望态度,是学术研究课题之一。

《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Made In Hong Kong: Transpacific Networks and a New History of Globalization)以截然不同的角度梳理美国与香港关系。按照本书观点,在二战之后,港美关系较一般想像密切。本书不时提到英治与冷战时期的香港「非正式解殖」(informal decolonization),本质上可以说是美国化。

冷战时期的香港「非正式解殖」,本质上可以说是美国化。图为商业大楼前的香港中环总督府。 图/美联社

▌「跨商」作为连结美国与香港的媒介

港美关系密切,原因是两者能从彼此身上各取所需。在二战之后,美国着力建立以其为中心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若然香港在以美国为腹地的前提下经济跃升、以美国知识与模式营商,这会有助辐射美国资本主义体系在亚太地区间的国际影响力。从香港角度看,二战后香港社会仍未富裕,若然得到美方资源,推动香港社会发展,香港「从第三世界跃升成为第一世界」便会变得可能。

结连此一港美关系的重要中介,是「跨商」,他们是本书的主角。作者如此定义「跨商」:「我会特别聚焦于流动、务实、适应力强的香港精英世代,并将之称为『跨商』(straddling merchants)。第一代跨商,主要是华人银行家、工业家、行政人员、学者、国民党技术官僚,他们都在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二年间从中国大陆逃到香港,除他们之外,还有高达七十万人到港。这些精英移民在逃难之时,失去了物质资产,但有别于一般说法,这不代表他们失去了一切。他们凭其家族网络、学识、事业,拥有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进而能够参与美国主导的新资本主义体系,并同时获得第一手情报。」

「为了能够成功移居至香港,他们以新策略行事。他们利用双元文化网络与技能,建立新事业与业务,专注经营跨太平洋的网络流动,从一九五〇年代起推动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出口导向发展。这些跨商之跨太平洋策略不但能够累积财富,且也能催生新的经济权力关系与特权。」

「这有别于世界其他后殖民地方,在那些地方,权力关系往往与国族国家环环相扣。这些跨商送自己的儿女到美国留学,入读美国之大学,使之能够继承其无形资产,且也资助其他香港居民留学于美国,使之能够协力于美国冷战项目,乃至以美国方式重塑香港教育模式。这些活动令香港的跨太平洋之教育与商业网络流动急速增长,香港这个英属殖民地因而能够扮演重要角色,令中国得以在一九七一年中美贸易关系恢复之后,重新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第一代跨商,主要是华人银行家、工业家、行政人员、学者、国民党技术官僚,他们都在1946至1952年间从中国大陆逃到香港,除他们之外,还有高达70万人到港。示意图,1930年代的香港。 图/维基共享

▌「跨商」、美国与香港社会发展

简而言之,跨商是英治时期香港社会美国化背后的重要推手。他们利用美国人脉,引进美国资金与知识,协助兴办学校、建设大型屋苑乃至发电厂、支撑香港工业发展,甚至在冷战时期以香港为中心,串连中美关系,为共产中国争取美国最惠国待遇,方便其融入美国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在此过程中,美国角色透过跨商之仲介,与港英政府协力,推动香港社会发展,犹如第二管治梯队。跨商之源起,可追溯至十九世纪的中国长江流域。当地的传教士学校,以及其时中国的洋务运动,令美式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新一代精英摇篮,与美国之间的连结,亦为这些精英造就事业发展机会。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之后,不少中国精英南移至英治香港,展开新生活。他们善用美国人脉与资源重整事业,其事迹继而成为本书所述的跨商故事基础。

本书所提的其中四个案例,包括:一,港岛沙湾甘迺迪中心与官塘世界复康基金会日间中心;二,香港中文大学之成立与发展;三,美孚新邨之源由;四,汇丰银行首位华人董事总经理沈熙瑞。这四个案例都颇能反映美国角色如何透过「跨商」,与港英政府协力,参与香港发展,甚至将香港经验输出国际。

港岛沙湾甘迺迪中心与官塘世界复康基金会日间中心同样得到美国国务院补助,金额达一百二十万美元。甘迺迪中心之成立,是为纪念甘迺迪这位遇刺的美国总统,这所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世界复康基金会日间中心则为三百四十位残障成年人提供职业治疗与训练。这些社区建设成立的目标有二:一,孕育「香港公民」意识,令香港民众自力更生;二,培训香港潜在工业劳动力,为香港工业发展奠下基础。

同类社区项目,多由美国传教士以及华人基督徒精英参与营办。他们在中共建政之后,从中国大陆移居至香港。事实上,世界复康基金会本地主管莱斯(Halleck Rose)是美国退休外交官。对港英政府官员乃至华人而言,这些社区建设有助稳定香港社会,他们乐观其成。

香港中文大学首任校长为经济学家李卓敏。到港履新之前,他就读于美国在华传教士学校,后到美国留学,曾为民国官员,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总部工作,管理美国对华援助资源。及后他到美国西岸大学任教,其研究方向亦按美国冷战需要而改变——李卓敏不再研究国际贸易,改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

在其任内,不少学校发展资金来自美国,中文大学(中大)亦渐以跨太平洋大学作为定位。其大学图书馆管理以美国而非英国模式为标准,中大的校外评审人选及教员主要来自美国而非英国,学术荣誉制度亦与美国接轨,学校「国际化」政策以美国为重心,中大亦设立东亚乃至东南亚首个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而这类课程概念源于美国。

得到美国国务院补助成立的港岛沙湾甘迺迪中心。 图/维基共享

在一九六〇年代项目发展之时,美孚新邨是世界最大型私人屋苑。 图/维基共享

在一九六〇年代项目发展之时,美孚新邨是世界最大型私人屋苑,其资金来自美国巨企美孚石油,对当时香港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投资计划。美孚新邨源于港英政府的葵涌高速公路计划,计划触及美孚的贮存库用地,为作补偿,港英政府提出换地建议,美孚新邨之发展计划由此而生。促成此事的,是时任美孚石油执行董事宋启郧。他在一九五三年从中国移居香港。在此之前,他居于中国东北,曾入读美国传教士学校,后到美国留学。

美孚新邨大受香港中产欢迎,因着香港的成功经验,美孚成立土地发展公司,于全球业务之中以地产发展开源,三藩市南部的红木海岸(Redwood Shores)楼盘是其实验作。

移居香港之前,沈熙瑞曾在美国留学,及后于中国大陆民国政府处理金融事务。一九五〇年代初,沈熙瑞南下至香港。沈熙瑞在汇丰银行工作之时,他利用人脉,方便同样是来港移民的中国纺织界精英得到贷款,使之得以发展纺织产业。这些纺织商后来亦运用其美国社会资本,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取得盈利。一九七〇年代末,香港学者黄绍伦曾访问沈熙瑞,其回答反映对二战后香港发展而言,跨商的社会资本如何举足轻重:

「我……告诉纺织商有何替代方案。我私下认识他们,所以能够代表他们,与汇丰银行洽商。我们向汇丰银行与港英政府官员进行游说,说明纺织业对香港有何好处。他们的确也能够见到纺织业的经济利益。战后纺织品需求甚殷,故此利润庞大。基本上,工厂能在三年内回本。银行只要能够见到利润,便会同意批出贷款。于是我充当汇丰银行非正式顾问,每周设晚饭饭局,处理顾问工作。后来我愈加繁忙,汇丰银行说,我们需要你。结果我在接下来三年乃至现在继续顾问工作。这份工作甚至没有合约。」

本书作者特别提到,事实上,在汇丰银行档案之中,关于沈熙瑞的材料甚少,只余数帧照片。这意味,汇丰银行与沈熙瑞都不愿意记录其行动细节。

▌后篇接续:〈导读《香港制造》(下):美国罗斯福新政如何「经营」香港?〉

▌后篇接续:〈导读《香港制造》(下):美国罗斯福新政如何「经营」香港?〉

从香港角度看,二战后香港社会仍未富裕,若然得到美方资源,推动香港社会发展,香港「从第三世界跃升成为第一世界」便会变得可能。图为1996年的英治香港庶民生活。 图/路透社

《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

作者: 韩墨松(Peter E. Hamilton)

译者: 邝健铭

出版社:季风带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07

内容简介:《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以香港为中心,重写跨太平洋史。本书主要述说两点:第一,二战后香港的社会发展,受美国莫大影响。在二战之后,香港社会已然透过「美国化」方式,于英殖时代展开「非正式解殖」进程;第二,对于二战后的全球政经体系之发展,香港角色亦至为关键。美国前沿商业知识之传播与应用、跨国生产供应链之重置,乃至中美关系之建立与稳固,皆得到来自香港之推力。香港此一角色却多被论者忽略。香港角色关键,源于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分别为香港的「跨商策略」,以及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政经需要。《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是结合本土政经发展与国际关系、难得一见的研究力作,是以跨域视野回望地方故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