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三臂指揮機器人 成功挑戰多節奏複雜曲目
▲(photo: David.Suenderhauf/Hellerau hall)
文/MUZIK
新款三臂指挥机器人MAiRA Pro S,10月12日于Hellerau hall首登舞台,为庆祝德勒斯登交响乐团(Dresdner Sinfoniker )成立25周年进行演出,展示了目前最尖端的机器指挥技术。
这场节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仍为真人指挥,下半场则由MAiRA Pro S担纲,指挥Andreas Gundlach写给16把铜管与4位打击乐手的作品——该曲速度甚有参差,有些人正在演奏加速乐段时,另一些人的音乐可能正在减速,且乐团分为三部——凭机器指挥手上三支不同颜色的短光棒,才有序地交叉,形成特别的节奏。
Gundlach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指出,MAiRA的技术让此曲顺利进行,听起来确实合在一起。
该团艺术总监Markus Rindt受访时表示,这个机器人指挥的梦想,在他23年前排练复杂曲目时即已开始蕴酿,当时一位低音管手跟他说:「你指的是单簧管的3/4拍,但我得吹5/8拍,根本完全不一样啊,我该怎么办?没人在指挥我吗?」,而他只能回答:「我不是机器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indt与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CeTI(人机互动触觉网路中心,Centre for Tactile Internet with Human-in-the-Loop)的专家合作,基于机器人和人类合作非竞争的原则共同创新。
不过在MAiRA面世之前,当然已有其他人进行过类似的尝试:2008年,一具1.2公尺高的自动指挥,就带领底特律交响乐团演奏了Mitch Leigh《Man from La Mancha》的〈The Impossible Dream〉;九年之后,波伽利(Andrea Bocelli)又与双臂指挥机器人YuMi及Lucca爱乐在比萨合作演出;去年7月,安卓机器人也在韩国首尔国家剧院登上了指挥台。
跟以往的「前辈们」相比,更强大的MAiRA每只手臂装备七个关节,让它可以往任何方向伸长、作动,还有防范指挥动作过大、以免伤及机身或乐团团员的安全设计。Rindt在两年的时间里,曾为其示范超过40次手臂动作,好训练它学习像人类一般地指挥,并能逐渐适应及整合愈加复杂的音乐内容。
Rindt也说明,所谓机器指挥,其用途并非取代人类,而是为演出真人无法指挥的复杂作品所设。
据当地媒体报导,MAiRA的这回初亮相受到热烈欢迎,且于隔日举行了现场直播音乐会。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
《MUZIK阅听古典乐》
《MUZIK AIR古典音乐线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