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朴方被传在海外有存款,邓小平直接开家庭会议,邓林:绝对造谣

前言

一段时间里,外界传出邓朴方在海外的存款有多少,对此,邓小平是如何应对的呢?

从小就认为人讲假话的心理负担是很沉重的

1952年,毛主席决定调邓小平到北京,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和政务院副总理,同年8月,邓小平乘坐飞机抵达北京。

刚到北京时,邓小平一家住在景山东街的一座四合院的小楼里,同聂荣臻的住宅前后毗邻,房子的格局是独门独户的小楼房,条件比中南海里面的院子要好很多,但是,房租实在是有点高,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有点多,在日常开销上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邓小平看来,自己的生活问题不应得到组织上的照顾,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后搬到了中南海庆云堂。

邓小平对于自己要求严格,他平日里话不多,却句句都能一针见血,对于自己的家人,他更加的严格,反对夫人参政,反对家中成员干预他的工作,他的组织观念和保密观念都很强。

卓琳跟随丈夫进京之后,就调到中央办公厅工作,担任邓小平的生活秘书,此时的卓琳体弱多病,不但要在工作上帮助邓小平,还要在家中主持家务,照顾他的生活,幸而继母夏伯根在一旁协助,这才减轻了卓琳的负担。

进入中南海之后,夏伯根很喜欢在家里养一些兔子之类的小动物,以此来改善孩子们的 伙食,她自己的手艺巧,所以还会经常做一些泡菜,如此一来,还能帮卓琳节省一些生活开支。然而,当时北京市管理规定,市民们不能养家禽,因为这件事,卓琳还多次和婆婆说:“不能养,国家不让在城市里养这些,咱们家得带头哇!”

为了避免给儿子儿媳添麻烦,夏伯根用最快的速度处理了那些小动物,之后,邓小平家里的菜园子里多了一堆绿油油的蔬菜。

邓小平虽然日理万机,但是,当他有时间时,便会带着全家和孩子们一块劳动,打扫家庭卫生,种植花果和各种蔬菜,家中的分工也很合理,大人干重活,小孩干轻活,半天时间下来,院子里面的改变就非常的明显。

当时邓小平和很多中央领导人一样,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在劳动中都是积极肯干的,就如同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

比方说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等,他们到邓小平家里串门时,就会跟着他们一块动手和扫地等。

邓小平和卓琳在教育孩子上面自有一套方法,对于孩子们的淘气他们不会多加管束,但是不允许骂人,更不允许孩子们讲假话骗人。在卓琳的安排之下,他们家每两周都会进行一次家庭会议,让大家都坐在一块,面对面的谈话。

邓小平同孩子们,要养成讲实话的品格,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深刻。邓朴方曾经说过:“我从小就认为人讲假话的心理负担是很沉重的,所以我不喜欢讲假话。”

邓小平一家在中南海过了十几年的平静生活,一直到十年动乱,才开始经历分别等。

1969年10月26日,邓小平、卓琳以及继母夏伯根3人被一辆汽车载着,从中南海奔向机场,没有任何人给他们送行,因为他们的子女一个都不在身边,受到父亲的牵连,邓小平的孩子们散落在不同的地方。

怎么总书记的儿子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

每次想到自己的父亲,邓朴方都久久不能平静。

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喜欢在饭前叽叽喳喳的讨论,唯独邓小平一言不发,就静静地听着孩子们吵闹,有时候他们讲完之后父亲仍旧一声不吭,他们都摸不清父亲的想法,只有他觉得孩子们讲得不太对的时候,才会简单地说上几句,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邓小平每天都会喝上一两杯酒,邓朴方在家的时候也会陪着父亲一块喝,以前他喝的是白酒,后来年纪上来了,就喝成了黄酒,而他的下酒菜很简单,只是一盘南瓜子,下酒所用的南瓜子在饭桌上称得上邓小平的私有财产,邓朴方在家的时候,邓小平会默默的讲南瓜子用桌子上的转盘转给他一些,意思是他将南瓜子分配给他。

这些细致入微的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每次想到这些邓朴方都很想哭,这些事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是,这里面倾注了邓小平对他们的父爱。

对于十年动乱时发生在邓朴方身上的事情,他的内心是有些愧疚的。

起初,邓朴方以为这种阴影只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却未曾想,这层阴影还蒙在了父亲的眼前,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受伤的事情在父亲心中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

邓小平曾和妻子卓琳说过,家里的孩子因为他吃了很多苦,所以他们要对孩子们好一点。

一次,邓朴方和张百发在一块聊天,张百发聊到在前三门的时候,邓小平去看楼房建设,邓小平说这个房子将来如果可以做商品房的话,他要给自己的大儿子买一套,朴方是因为他受伤的,其他孩子他就不管了。

邓朴方听说这件事后,只觉得无比心痛,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件事在老爷子的心里竟然埋藏的如此之深。

其实,平日里邓朴方能够鲜明的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特别照顾。比方说他们一块去北戴河,当时的空调并不多,即便是他们下榻的地方加起来也只有两台空调,最后邓小平的卧室一台,邓朴方的卧室放上一台。

每次外出住房间的时候,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最好的房间都是留给邓朴方居住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行动着实有点不方便,算是特殊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邓小平特别照顾他。对于邓朴方而言,自己的双腿是历史事件造成的,但是,这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总是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在邓小平看来,他要为儿子受伤的事情负责任,后来,邓朴方去从事残疾人事业,一直都对朴方予以支持,允许儿子在外面折腾,当然,邓小平也没有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支持,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作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邓小平的家风非常的朴素,邓朴方上的是八一小学,当时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就是比谁的爸爸官大,谁的爸爸是团长,谁的爸爸是司令,谁的爸爸又是将军。后来也曾有人询问过邓朴方,他的爸爸是什么级别,邓朴方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邓朴方当时确实不知道爸爸是什么级别,但是内心里还是忍不住觉得自己别人低一等。一直到五年级,才有人悄悄告诉邓朴方,他的爸爸是财政部部长,起初,邓朴方有些难以置信。

一直到邓朴方上中学,自行车坏了,口袋里却没有一分钱,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去找班主任借钱买公共汽车票。后来和班主任聊天的时候,他还说觉得奇怪:“怎么总书记的儿子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

外界传来邓朴方的谣言

十年动乱时,邓朴方选择跳楼自杀,因为没能得到及时地治疗,他的后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邓榕的姐姐被北大分配去农村插队之后,邓朴方就无人照顾了,北大也不愿意继续管他,便将他送去了清河的社会救济院。

得知儿子在救济院的情况之后,邓小平伤心不已,当即提笔给中央写信,要求将朴方接去江西照顾,经过不懈努力,毛主席终于批准,邓朴方也被接到了江西。

后来,邓朴方在纪念馆里看到了父亲给中央写信的真迹,看到信的内容后,邓朴方心里难受极了,老爷子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还对子女付出这么多的心血,他的内心无比感动。

在邓朴方的记忆之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场景:

在邓小平晚年的时候,邓朴方和儿子没事就经常坐在老爷子办公室的地上打扑克。邓小平就看着他们,他就看着他们打,也不说话,就坐在那儿看着,一直看着他们。邓朴方觉得很高兴,高兴之余还有一些心酸。

除了对自己的孩子,邓小平对于别人家的孩子也一样的疼爱。

1951年,刘伯承前往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院长,这一当就是7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刘家留在北京上学的孩子每周都会去邓小平家里过周末。还有杨尚昆和宋时轮的孩子都先后在邓家度过,因为邓小平非常喜欢孩子,亲戚家的孩子也大都是在邓家长大的。

在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曾经刘川邓朴方在海外有多少的存款,这件事传到邓小平的耳朵后,他非常认真的询问孩子,他们有没有海外账户和存款,他们必须表态,他们自然都没有,对于邓朴方的传闻,这些绝对是造谣,邓小平一直以来都要求孩子们,国家法律不能侵犯,作为个人,应当对国家有贡献,邓朴方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