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轩辕奖智驾排名出炉

撰文 / 张 南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浩然

12月16日,2024第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轩辕奖颁奖典礼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全球专家评选中国年度汽车,轩辕奖于2013年由《汽车商业评论》和奥地利EFS联合发起,秉持独立于商业、独立于权力、独立于关系的“三独”评奖准则,找寻中国汽车产业贡献样本,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从第九届轩辕奖开始,禾多科技持续作为智能驾驶功能体验测评机构,为轩辕奖的入选车型的智能驾驶能力进行了科学体系化的测评。

在颁奖典礼中,轩辕奖评委、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代表评审团发表2024轩辕奖智驾测试报告,总结这一届轩辕奖入围车型智驾功能亮点与整体行业趋势,并揭晓2024第十一届轩辕奖智能驾驶分项总排名。

2024轩辕奖智驾测评继续围绕基础行车、高阶行车、基础泊车和高阶泊车四大领域,对39款本年度国内市场最具代表标杆车型的智驾系统各项功能与体验进行系统测评,综合功能表现、用户体验以及未来升级空间等多个维度,最终推出包括总排名、基础行车/泊车和高阶行车/泊车共5个TOP10榜单结果。

在测评标准方面,基于往年轩辕奖测评经验,禾多科技及轩辕奖评委会继续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覆盖安心、性能、效率、舒适和交互五大维度,在源于真实生活的测评场景中,对参评车型各项功能进行五分制评分。

与此同时,今年的测评进一步强化对智驾体验的测评,引入以安心感、效率和舒适为核心的智驾体验金三角ECSS模型,并在参评车型当前智驾系统版本基础上,结合智驾硬件配置、软件技术路线、厂商产品规划等综合维度,对未来后续升级空间进行考量,最终为参评车型的智驾综合表现进行打分。

在整体趋势上,参与2024轩辕奖智驾测评的39款车型中,有8款来自新势力品牌、17款为自主品牌全新品牌车型、11款为传统自主品牌车型、3款为国际品牌车型。

在行车场景中,新势力品牌的基础行车及高阶行车功能继续保持领先,相比自主品牌保持10%左右优势。但在泊车场景下,自主品牌明显有赶超趋势,与新势力品牌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在一些基础泊车场景中的功能表现实现了赶超。此外,参与测评的国际品牌车型依然缺乏高阶功能落地。

具体分项来看,在ACC自适应巡航、LCC车道保持等基础行车功能上,参评车辆整体配置率从去年轩辕奖的62.5%提升到了92.3%,这体现了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基础行车功能已经非常普及、接近标配的宏观市场趋势。

而在具体的功能表现上,参评车型的基础行车功能呈现较高的同质化倾向。即使功能配置逐渐趋同,但部分参评车型基础行车存在实际可用性不强,不能完全稳定地应对各类真实场景的问题。这意味着,在基础行车功能趋于标配的大趋势下,汽车厂商与智驾创新企业应该继续在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和交互体验等方面持续打磨系统,让功能真正可用、体验真正优秀,而不是“为了上车而上车。”

此外,基础行车功能开始覆盖城区场景,是本届轩辕奖智驾测评的一大亮点。部分新势力厂商车型的智驾系统已经开始支持城区路口通行、无车道线区间通行,并实现一定的自主避让、绕障等类人防御性驾驶。可以预计的是,接下来基础行车功能向城区覆盖延伸,将是未来几年智驾行业竞争的一大焦点。

与基础行车类似,APA基础泊车辅助在今年测评车型中同样趋于标配,但并没有一款能够应对所有极限泊车场景、能够取得5分满分成绩的车型。

新势力品牌的车型,在APA基础泊车功能方面并没有取得行车方面一样亮眼的进步。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在基础泊车领域的进步明显,车位识别、泊入车位及相关的交互体验正逐步赶超新势力车型。相信接下来,基础泊车也会逐步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一大主流标配功能。

而除了功能表现要足够稳定与优秀之外,倪凯代表轩辕奖评审团表示,厂商应该继续优化和打磨泊车功能交互体验,从而能够吸引用户对基础泊车进行更高频次的使用。

参与今年轩辕奖测评的车型高阶行车功能配置率从去年的7.5%上升到了32.5%,实现了4倍增长。高速、封闭路况下的NOA领航辅助系统可用性显著增强,自主避让、绕障等类人防御性驾驶功能将是接下来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的迭代升级的重点。

虽然“无图化”是今年国内智驾创新行业热门话题,在今年参与轩辕奖智驾测评的车型中,高精地图方案仍然是主流方案,仅有几款少数车型体现了部分“无图化”的能力。此外,城区领航辅助功能也仅有两款新品牌车型有实际搭载,且对高精地图有较强的依赖性,在ODD运行设计域内功能表现给人的安心感不错,在地图覆盖领域外场景表现一般,呈现使用范围碎片化、可用场景有限的特征。

由此可见,高阶行车功能向城区场景覆盖、技术研发领域逐步“无图化”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距离实际功能量产落地尚存在一定距离,期待未来接下来的轩辕奖测评中,更多车型智驾系统向城区覆盖,提供更加完整的全场景智能驾驶体验。

最后,在以记忆泊车为代表的高阶泊车功能上,今年参评车辆的搭载率依然不高。记忆泊车在技术上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如何为用户创造实际价值,值得行业的关注与思考。智能驾驶系统的交互体验上,新势力厂商的座舱交互系统经过近些年的迭代,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成熟度,能够让用户轻松、自然地进入“人机共驾”的状态。部分厂商还通过车外语音等新技术带来了交互上的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第十一届轩辕奖入围车辆智驾测评整体的表现背后是当下智驾交互开发的两大方向:

一是基于车内较为成熟的智能化大屏交互方案,厂商基于平台化持续打磨、迭代交互方式,形成各自品牌相对统一的交互体验。

另一方面,部分厂商也勇于引入全新的座舱布局和交互方式,通过智能语音等技术创新更新交互体验。

接下来,座舱、智驾和整车能力的全域融合将是行业共同努力创新的方向,多模态座舱自然交互的发展进化,将推动智驾系统与智能座舱的“驾舱一体”逐步成为现实。

作为轩辕奖评委和轩辕奖长期智驾测评机构负责人,倪凯在报告中也对创新与成本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量产落地如何协调、智驾产品如何打造差异化、用户体验如何迭代升级等实际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期待在未来的测评中,基于更加丰富的场景与功能测评,多维度记录智驾行业发展,并表示希望通过审视市场主流自动驾驶方案,对智能驾驶功能用户日常使用体验、遇到的痛点进行分析和优化,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消费者创造更加优秀的自动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