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第二届智在家乡竞赛 获奖名单出炉
联发科技(2454)第二届「智在家乡」数位社会创新竞赛,历经九个月的征件、初赛与决赛,于今日(20日)颁奖典礼中公布获奖名单,优等奖团队获得一百万元首奖。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表示,今年有360组参赛队伍,每一个计划都切实回应台湾在地的需要,「智在家乡」让科技变得更有温度,也让我们看到台湾民间丰沛的创新企图心。
蔡明介董事长指出,「智在家乡」的初衷,是希望成为一个创新交流的平台,鼓励跨领域的合作,善用科技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他表示: 科技的价值看到最后,都来自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要让人用得着、付得起、买得到。一颗晶片可能很抽象,但如果看到个晶片应用的场景,就例如家人用手机越洋视讯跟孩子谈心时,看见使用它的人,感受使用它的喜悦,这时候科技就有了人的温度。
观察今年决赛作品,可以发现具备「跨界多元」、「重视生命」、「关怀弱势」及「世代共创」四项特点。「智在家乡」赛事的出发点就在于看见创新,看见科技运用,但也同时必须看见一群人、一块土地,跟一个希望。竞赛评审长吴静吉博士表示:从这次竞赛看到台湾具有充沛的社会创新潜力,尽管每组团队关注的议题有所不同,但关心家乡的热忱是一致的。各团队敏锐洞察到家乡所碰到的问题,以独到的科技创意,规划具落地实践性的解决方案,大幅拉近科技和生活的距离,这是在评审「智在家乡」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感动。
来自云林的「猪队友」团队,由三位国中生及老师组成,学生亲自写程式,亲手打造降低空污的超音波水雾机,并带来原型机现场示范。来自宜兰的「粉红特攻队」,制作出结合智慧晶片的福寿螺「捕螺神器」,目前已进行实测的阶段。来自楠梓区「雉在必行」团队透过APP结合声纹侦测与直播,守护家乡水雉;类似的概念则在「猪五花」提案中用来协助猪农抢救新生小猪仔。「Farm a Better Fish」则是应用水中三维辨识技术监测养殖鱼儿健康状态,让渔民可以安心睡觉。
新住民就医沟通神救援,老衣服找到新灵魂
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医每个人」针对新住民就医时语言问题,研发专用翻译APP来强化医疗品质。「台湾感染志协会」则透过建置爱滋病友的友善资讯平台,希望完成零感染的最后一哩路。由台中消防局同仁参与的「好撒马利亚人队」,提出让AED可以发声呼救的装置,进而提升使用率来挽救更多生命。文创领域也有「i pattern 时尚轻工业」的旧衣活化,及「拾蔺」创意行销苑里蔺草,两者都是结合旧技艺与设计创意找寻新出路。评审委员之一的资深媒体人何荣幸认为,过往赛事作品难免有「为了科技竞赛而科技」的倾向,但本届决赛作品普遍更注重「为了解决问题而使用科技」的趋势,显示「智在家乡」竞赛的团队已经更贴近土地。
今年「智在家乡」参赛作品涵盖全台167个乡镇或市区,加入去年投稿的作品交叉统计,两年下来赛事已经触及台湾65%的乡镇区域,科技应用的主题囊括农林渔牧、文创、生态、医疗、长照、族群、防灾、社区互助等跨领域议题,从各类问题中看见民众的真实需求。本身即为资深NGO工作者的评审委员蔡淑芳认为,参赛作品普遍贴近真实生活的需求,包括运用科技来增加自主回应的能力、为异文化沟通建立桥梁等,其实科技创新不一定要多厉害,只要能用对地方,就能感受以家乡情感驱动创新的温暖力量,从每个团队所在意的小家乡,带动到台湾这个大家乡。
绑定地方问题,「智在家乡」与台湾土地零距离
台湾近几年来各类黑客松或科技创新赛事受到瞩目,赛事出发点各有不同,但「智在家乡」社会创新竞赛一开始就绑定必须是「地方问题」,参赛主题来自各乡镇,而且计划内容必须掌握在地利害相关人士的观点,才算吻合「智在家乡」的参赛要件。同时,决赛队伍的原始提案,都经历数月的工作坊来调整及育成,使得「智在家乡」赛事与民众的生计、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非常鲜明的贴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