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軟如溼海綿!關西機場持續下沉中 專家估2056年將被海水淹沒

图为关西国际机场。示意图/Ingimage

「关西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一座完全以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同时也是一座海上机场,可不受宵禁限制24小时运作。然而,由于它盖在水深达17至18公尺的大阪湾水域上,土地如同吸满水的海绵般很不牢固,因此自兴建以来每年都在下沉,甚至有专家预测可能在2056年被海淹没。

根据外媒《每日快报》报导,造价150亿英镑(约新台币5815亿元)的关西国际机场于1987年动工兴建、1994年完工启用,坐落在大阪湾东南部的和泉近海离岸5公里人工岛上,面积约1,067.7公顷,有专用的发电厂供电。不过,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加上深度达18公尺,使得这座海上机场自兴建以来,就一直不停在对抗下沉压力,迄今共下沉了38英尺(约11.58公尺),目前海拔高度剩下5.3公尺。

兴建之初工程师曾预测关西机场会在50年内均匀下降,并在下降至海拔13英尺(约3.96公尺)时维持稳定状态,殊不知盖好后才6年的时间,机场就下降到当初预设的临界值。即便后来曾花上1.17亿英镑(约新台币46亿元)来加高海堤,不过改善问题的成效不彰,甚至有部分专家担心机场可能只可以再维持几十年的运作,未来在遇到极端气候或全球暖化危机时,机场可能陷入被海水淹没的风险中,预估2056年就会完全沦陷。

目前关西机场还在持续下沉中,其中第一座人工岛至今已下沉3.73公尺,平均每年下降6公分;第二座人工岛至今已下沉5.36公尺,平均每年下降22公分。日本当局为解决地基问题,采用了不少方法让基底变得更加干燥且致密,像是修建及加高海堤、强化排水功能等措施,期望能够减缓机场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