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观察】什么是“河西走廊”?地理视角看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甘肃省西北部 ,是一个呈北西—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

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 。主要涉及甘肃省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为武威市。在地质构造上河西走廊是隶属于祁连褶皱系的北祁连褶皱带中的一个过渡地带,即就是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与中朝准地台之阿拉善台隆间的一个陆棚型冒地槽褶皱带。河西走廊由三个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分别是南部祁连山和阿尔金山断块、中部是河西走廊拗陷、北部是北山断带。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多民族不断交锋融合的核心区域,留下了大量可资利用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由于河西走廊独特的通道地位和多民族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场所,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体验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宝库。同时,也是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活教材,成为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区域。河西走廊生态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既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国交通、能源、电信、物流战略大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路段,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有“塞上江南”、“沙漠中的粮仓”的美誉。

从秦代以来,对河套平原的争夺就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博弈的重要一环。

如果中原王朝占据河套平原,不仅可以获得优良的马场和“塞上江南”农业基地,还可以对蒙古草原形成主动出击的威胁态势。反之,如果游牧民族占据河套平原,那么就会获得一块优良的牧场,以及威胁中原王朝关中地区的前哨基地。河套平原对双方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一、“河套”名字由来

“河套”一词,乍看之下有点奇怪,但若翻开中学地理图册,认真看几分钟,就会感受到太形象了。

黄河从青南高原启程,浩浩汤汤,高歌猛进,向东奔涌。进入内蒙古高原后,黄河突然掉头北上,后改道向东,继而折路向南,在地图上走出了一个“几”字形大弯。这大弯仿佛是一条绳索,将沙漠与草原之间的沃土牢牢套住,这大弯地区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航拍图

二、河套平原主要组成虽然我们常会笼统地称河套,但其实河套不止一个“套”。有四个部分组成。

东北平原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大块,河套地区也分为三大块,大致包括东套平原(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西套平原,河南地这3个板块。

广义上的“河套”西至贺兰山,东至山西偏关,北到狼山、大青山,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宁夏平原一带为“西套”,巴彦淖尔至包头、呼和浩特的平原地区为“东套”。“东套”是由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巴彦淖尔平原)组成。而狭义上的“河套”仅指后套平原。

1.前套平原

前套平原又称呼和浩特平原,古称敕勒川、土默川,大致是大青山、蛮汉山与黄河围城的区域。前套平原海拔约1000米上下,是断陷盆地,东西长约180千米,南北宽19千米-150千米,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大黑河由北至南,从大青山上流下,与黄河交汇,干流长约236千米,是黄河在前套平原水量最大的支流。大黑河浑浊暗黑,将大青山腐殖层养分冲刷下来,野沃土肥,宜耕宜牧。

大黑河干流由东北向西南流来,与黄河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支流。如今前套平原灌渠纵横,大黑河与黄河交汇处已经被多条人工渠取代,目前我们人类已经无法看到大黑河逆流入黄河的壮观景象。

2.后套平原后套平原大致是狼山、阴山山脉、乌拉山与黄河围成的区域。后套平原海拔约1000-1100米,东西长约180千米,南北宽40-80千米,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黄河从西套平原北上,受阴山山脉阻挡,流向由南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弧形。

后套平原依山带水、阡陌纵横、河水滔滔、沃野千里。

后套平原适合季节性放牧,古代把城邑都修在外围的山坡上,现在主要城市巴彦淖尔市人口约为169万(2017年)。地处后套平原与前套平原之间的五原郡,现在主要城市包头人口约289万(2018年),也就是说从前套到后套,适合耕种的土地逐渐减少,人口也逐渐减少,古代的格局可能会更加明显。

3.西套平原西套平原又称宁夏平原,大致是贺兰山与黄河围成的区域,南起中卫沙坡头,北至石嘴山,南为卫宁平原,北为银川平原,中间是青铜峡。西套平原海拔1100-1200米,是断裂下陷后,由黄河及其岔流冲积而成。南北长约280千米 ,东西宽10-50千米 ,面积约7800平方千米。

西套平原上有多条黄河岔流,秦朝的秦渠、汉朝的汉延渠、唐朝的唐徕渠、明朝的红花渠、清朝的惠农渠等,现代的西干渠,其中惠农渠和西干渠再次流入黄河,形成大面积自流灌渠网络,成就了西套平原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有首童谣: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河南地河南地大致是黄河“几”字中间的西北角,位于白于山以北,从北往南包括库不齐沙漠、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古今变化很大,宋朝之前,这里沃野千里,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两宋和西夏打了一百多年,经常在毛乌素沙地就地取材,伐木造营寨、攻城器械,砍树烧饭,甚至还要烧林作战。毛乌素沙地水土严重破坏,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后来飞沙为堆,高及城堞。到了上世纪末,毛乌素沙地举目黄沙,经过数十年治理,毛乌素沙地的绿化有肉眼可见的改善。

三、河套平原地理成因

自6500万年前以来,印度板块北移,与欧亚板块持续碰撞,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举世闻名的青藏高原就此诞生。同时,大碰撞的力量开始向外围传导,造就了中国三级阶梯的地形格局。平均海拔1020~1040米的河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一起构成了第二级阶梯。

宁夏平原青铜峡市黄河灌区航拍图

缓慢隆升的青藏高原蓄积了万年冰川,融化后的水流奔涌而下,黄河应势诞生。而剧烈的地壳运动在贺兰山东侧、阴山南侧形成巨大断裂带,造就一片狭长的低地。本应一路东去的黄河,在路过贺兰山脚下时,却循着低地北上,由于阴山山脉的阻隔又改道向东,走出前套平川后,黄河再次剧烈转折,沿着吕梁山脉向南行进,土地和河流彼此交织、融合,绘就了优美的几何图形。

河套平原是被偏爱的。贺兰山和阴山山脉为她阻挡了沙漠的侵袭和来自西北的寒流,原本奔腾怒吼的黄河从西、北、东三面拥抱着她,而她依偎在阴山的左右拱臂之间,享受着黄河灌溉之利,打破了“降雨量400毫米以下是荒漠草原”的地理学铁律,营造出“岁告丰稔,烟火万家”的3片绿洲。

四、河套平原内部地理差异

1.西套:塞北的“鱼米之乡”

先来说说西套(宁夏平原)。

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西北是荒凉的。然而,宁夏平原绝非如此。因有贺兰山这一“守护神”,宁夏平原虽降水少,但是温度条件较好,冬无严寒,夏季凉爽。另外,此地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生产的水果品质优良,早在千年之前就有美名,一如唐代诗人韦蟾所描绘的那般:“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平原南北长170多千米,东西宽25-40千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1000米左右。

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后修建了:秦渠、汉渠、唐渠流淌至今,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自流灌溉区。

宁夏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其中宁夏枸杞,早已成为了宁夏的名片。

2.后套平原:人地和谐的杰作

西套平原有贺兰山庇佑,后套平原则有狼山的守护。黄河如同勇往直前的拓荒者,流出西套平原,在狼山脚下冲积出一片扇形的平原,横亘的狼山像一张巨大的弓背紧紧环绕着后套平原,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分居黄河的东西两侧。后套平原恰好嵌在黄沙与山脉之间。

黄河进入后套平原后兵分两路,分别流过平原的南、北边缘。南支黄河干流,沿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东流;北支为乌加河,沿狼山山麓向东流入乌梁素海,再从此湖流出。南、北两河在西山嘴附近复合为一。

八大淡水湖之一乌梁素海

后套平原北侧的阴山隔阻了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冷空气,使冷空气沿阴山北麓一路东行,位于西部的后套平原更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因此此地云雨少、日照多、温度较高,后套平原也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其中,多汁甘甜的河套蜜瓜还成为国家认证的优质农产品。

3.前套平原:农牧交错变奏曲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耳熟能详的北朝乐府诗,唱出了前套平原的历史,而农牧交错始终是这片土地的变奏曲。

前套平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土默川平原,得名于明朝初年在这里驻牧的蒙古族土默特部落。而在更早的北魏王朝时期,这片土地是奴后裔敕勒族人安身之地,这一带也就是诗中所唱的“敕勒川”。

前套平原的大三角上,东北有“青城”呼和浩特,西南有“鹿城”包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青城”为政治中心,“鹿城”为经济中心,二者东西呼应,见证了前套的富庶与繁荣。如今有人干脆称前套平原为“呼包平原”。

如今的敕勒川,千万亩饲料玉米代替了天然草地,现代化的奶牛饲养业代替了传统的畜牧业,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现代化乳品业驰名全国,蔬菜瓜果种植不断扩大,河湖湿地保护着上百种珍禽鸟类。这里成为生态良好、城镇连绵、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的宜居家园。

结语:

千百年来,河套平原从人烟稀少到炊烟袅袅,一切都是黄河水浇灌下的沃土带来的,可是自然不是无限制给人类供应物质,过度开垦的“农耕半岛”上也有反抗的迹象,盐碱化和荒漠化为代表的土地退化和缩减的绿色也在提醒人们: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持续长久。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