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金融科技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探讨数字金融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第十届(2024)金融科技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众多国内外学界、业界的资深专家共同探讨数字金融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表示,数字金融是当今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金融“五篇大文章” 的基石,更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对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下金融科技正在进入以数字技术为发展引擎的全新时代,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作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相继成立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专业委员会。屠友富透露,为支持数字金融发展,未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将筹建数字金融专业委员会。

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证公益基金会理事蒋骁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资产对于企业发展十分重要,此时需要更加包容的估值方法。在他看来,如今发展金融科技、发展数字资产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但市场上尚没有很好地看到这一价值,这源自数字金融在投资完成后,当期很难在报表中看到对应的收益。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闵敏指出,不同历史阶段,金融本身就是加速经济发展的 “黑科技”,如今金融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其业态与传统金融已体现出显著差异性。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整个金融行业的业态也会逐渐改变,资源会逐渐向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部门聚集,而且会显著降本增效,这带来金融的服务成本会降低,覆盖面会变广。

“金融领域里面很多规则性的、总结性的、原创性低可重复与可持续性强的工作,极有可能会有AI的渗入。”闵敏说。

中国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剖析了2024年人工智能在数字金融创新方面的三大显著变化,分别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周期迎来了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范式本身也在经历着变化。刘志毅认为,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工程能力的飞跃、应用场景的深入拓展以及科学创新范式的变革,不仅预示着金融科技的未来趋势,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吉贝克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刘世平认为,大模型在进入垂直领域应用上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数据的可获得性,二是数据的安全性。相较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有关数据的获取更为困难,考虑到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如何在适度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大模型,是金融机构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