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枪”打响!中方反制强烈,德国损失300亿,意大利也迎噩耗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掀起了新一轮贸易摩擦。这场始于2024年10月初的争端,不仅关系到中欧双方汽车产业的发展,更牵动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神经。
当欧盟提出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关税问题时,表面上是在寻求对话,实则暗藏玄机。欧方坚持要求企业以个体形式存在并独立定价,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试图瓦解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更令人意外的是,欧盟绕过官方渠道,直接与中国个别企业进行私下谈判。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欧方的这种行为将严重影响双方谈判进程。
面对欧盟的诱人条件,一些中国企业确实动摇了。但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警告将对擅自与欧盟合作的企业进行处罚。作为回应,中方叫停了在欧洲的汽车工厂建设项目。
这一决定造成了连锁反应。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暂停了与欧洲的合作项目,德国汽车产业因此蒙受约300亿人民币的市值损失。失去中国电池技术支持的欧洲汽车制造商被迫裁员千余人。
意大利选择了不同的立场,主动邀请中国汽车企业投资,并计划在反补贴投票中支持中方。但中国的立场依然坚定既然欧盟不给面子,中方也不会退让。
这场贸易争端折射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态势。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而欧盟则试图通过贸易壁垒保护本土企业。
问题是欧盟的保护主义措施真能帮助其汽车产业重获竞争力吗?或许开放合作才是双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