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节能降碳专项政策出台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将不再新增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 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25%以上,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 万吨。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电解铝行业2024 年—2025 年形成节能量约250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 万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解铝产量达到4159.4万吨,同比增长3.7%,约占全球电解铝产量的60%。近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4%,2023年下降0.1%,已基本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魏成文发文指出,电解铝行业在产业布局调整优化、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先进技术设备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节能降碳空间巨大。实施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可以有效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计划》将“优化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列为了首要工作任务。其中明确,严格执行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电解铝产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常务副会长贾明星表示,2017年,我国确定电解铝年产能“天花板”,通过实施产能等量置换政策,逐步淘汰落后的电解铝产能。《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相关要求,严格新上项目能效和环保准入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解铝累计产量2155.2万吨,同比增长6.9%。
卓创金属研报显示,尽管面临着房地产领域的调整,需求增长面临一定阻力,但新能源车和光伏等新质生产力的拉动仍保证了用铝需求的稳步增长。1-5月份,国内汽车市场累积用铝量为153.21万吨,同比提升10.36%。汽车产量的稳步增长,使得国内汽车用铝量迈上新高。
与此同时,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满三周年。当前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容预期强烈,将在电力行业基础上纳入更多高排放的行业企业,而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为代表的重点排放行业或首当其冲。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数据显示,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占国内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5%左右,综合考量减排紧迫性、减污降碳协同程度、行业接受程度、数据质量和国际社会关注度等因素,研判各行业纳入优先序,结果为:水泥、电解铝、钢铁等3个行业均获得5颗星,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优先级靠前,另外,民航4颗星,化工3颗星,石化和造纸为2颗星。
《行动计划》也进一步明确将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电解铝行业用能设备更新升级,推广高效整流设备、智能槽控系统、在线监测装备、多功能智能天车等先进装备,加快淘汰低效落后风机、电机、水泵等用能设备。在非化石能源替代方面,将积极支持电解铝企业扩大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应用,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贾明星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解铝可再生能源比例约24.4%,比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但我国目前仍有约10%的电解铝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部分电解铝企业还存在大量老旧设备,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的具体实施路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接下来将深入开展电解铝行业能效诊断,全面摸排本地区企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主要装置和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加强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储备,压茬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际节能降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