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战干扰下 海马士打不准

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摘自美国陆军官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话报导指出,俄罗斯的电子干扰器在俄乌战争中成功扰乱美制M142「海马士」(HIMARS)多管火箭炮的GPS制导系统,从而使乌军火箭弹无法击中目标;而台湾也已向美国购买29套「海马士」,且首批将于2024年运抵台湾。随着共军日新月异的电战技术演变及训练,国军接装后如何将其整合到自有指战系统,并克服如乌克兰战场上的电子干扰问题,成为一大挑战。

来自美国、英国和乌克兰的五位消息人士告诉CNN,截至目前,乌克兰已收到18套「海马士」,美方也承诺后续还将再提供20套。但乌军近来在使用「海马士」时不得不想出各种不同的变通方法。因为俄方电战干扰,乌方火箭炮制导系统的效率越来越低,这迫使美国和乌克兰官员想办法调整「海马士」的软体,以对抗俄方不断变化的电子干扰。

一位乌克兰的消息人士说,尽管飞弹仍能击中目标,但信号受到干扰,射偏率越来越高,乌军正与美国一起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电战干扰GPS信号还会影响其他依赖卫星导航的精确制导弹药,如M982神剑导引炮弹或JDAM-ER滑翔炸弹。五角大厦日前外泄的密件报告,也指出这些航空炸弹信号存在受到干扰的问题,显示以GPS卫星制导的弹药未必适应高电磁干扰作战环境。

而台湾也已向美国购买29套「海马士」,全案金额达到270多亿,首批预计2024年运抵台湾。接装后国军还需重新将「海马士」的射控系统,与现有三军指挥管制提供战场管理的「迅安系统」再进行整合。而「海马士」在俄乌战场上遇到的电子干扰问题,同样将成为国军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早在2016年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报告》就已指出,中国重视电子战的重要程度已和包括海陆空在内的传统战争类型相当。解放军的电子战部队已经实施过多次干扰和抗干扰作战行动,其拥有的电战武器能针对多种通信、雷达系统及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干扰设备。

美媒《The Drive》去年就曾曝光中国新型的电战驳船;《央视军事》去年也曾曝光,中国海军某试验训练区已组建首支「电磁蓝军」部队,并已展开过上百万次模拟推演。当时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表示,「电磁蓝军」部队可以各种各样的电磁频谱讯号来对装备进行密集轰炸式电子干扰,类比强敌打造实战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