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银行第四次递交招股书,16年IPO长跑能否圆梦?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长跑16年后,东莞银行再度踏上IPO征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近期,东莞银行递交了最新版IPO招股说明书,披露了2023年全年的财务数据。距离今年3月31日因财务资料过期而被中止IPO审核,仅过去三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9年11月以来,东莞银行第四次递交招股书。去年9月,东莞银行在深交所主板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但因财务资料过时效期,IPO中止。
2008年,东莞银行正式启动IPO,至今上市之路已走过16年。纵观东莞银行整个上市之路,可谓历经艰难。不良贷款规模增长,资产质量不佳,股权结构分散,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佳,一些诉讼悬而未决等原因,制约着这家东莞本土银行的发展。
此次再度踏上IPO之路,东莞银行能否成功?
多项关键指标低于可比上市银行均值
近期,东莞银行公开披露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本次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7.80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1.221亿股。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据更新后的招股书披露,东莞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105.87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40.67亿元,同比增长6.06%。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东莞银行的总资产为6289.25亿元。
对比来看,较2022年末的5384.19亿、2021年末的4827.84亿,东莞银行总资产增长较快。另据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呈现微增态势。
尽管从几次披露的招股书看,东莞银行的营收、资产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但另一边,该行在风险抵御上的问题,却成为IPO路上的一大难点。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一级资本充足率与净利差的下滑对银行营收能力的影响。
目前,东莞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在广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列第2名,存款规模与贷款规模在东莞地区中小商业银行位列第2名。然而近三年来,该行资本充足情况却并不乐观。
据最新招股书披露,2023年末、2022年末和2021年末,东莞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1%、9.75%和9.34%,可比上市银行均值同期为10.58%、10.68%和11.4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7%、8.56%和 8.64%,可比上市银行均值同期为9.41%、9.39%和9.63%。
报告期内,东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虽然满足监管要求,但低于可比上市银行均值。
业内人士评论称,当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时,表示银行在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而东莞银行则回应,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工具补充渠道受限,主要依靠留存利润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此次东莞银行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7.80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1.221亿股。发行上市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水平。
此外,净利差同样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招股书显示,利息净收入是东莞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东莞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83.33亿元、77.75亿元和72.86 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70%、75.64%和76.60%。
东莞银行2021年至2023年净利差、净息差均表现为持续下滑,净利差分别为1.82%、1.72%、1.63%,净息差分别为 1.61%、1.67%和 1.79%,这两项指标数据均低于可比上市银行平均值。
资产质量下行风险
2023年3月,在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后两周,东莞银行完成主板IPO申请“平移”工作,处于“已受理”状态。去年9月,东莞银行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到今年3月31日,东莞银行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IPO。
业内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之下,企业上市更加便利,审核流程更快,有利于银行的上市。不过,近年来银行属于严监管行业,其上市依然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全面注册制对银行信息披露的合规性要求和信息披露质量实质上是提升的。对于完成辅导备案的银行而言,全面注册制可以加速其上市进度,但也对银行加强自身经营和股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观察东莞银行近年来的IPO之路不难发现,除上文提到的问题外,东莞银行内部资产质量也存在一定压力,甚至面临一定资产质量下行风险,为IPO蒙上不确定阴影。
数据显示,东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21年的259.48%下降至2023年的252.86%,低于同业可比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317.47 %的平均值。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本土银行,东莞银行相当一部分的业务来自于东莞本地企业贷款。截至2023年底,东莞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277.27亿,其中东莞地区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137.79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65.23%。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银行业务是东莞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在下滑,贷款业务相关的信用风险即对手方违约的风险是东莞银行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
截至2023年末,东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3%,与2022年持平,但是其不良贷款余额却在逐年增长,2021年至2023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5.94亿元、27.15亿元、30.46亿元。
东莞银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也表示,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导致其贷款组合整体质量下降,不良贷款规模增加,从而对东莞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东莞银行如何实现贷款回收将是监管部门审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东莞银行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已经数次被罚。7月1日,东莞银行珠海分行因为贷款业务严重违规等,收到145万元罚单。而最大的一张罚单来自今年3月,东莞银行收到监管部门210万元罚单。监管部门指出,东莞银行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截至2023年末,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八成左右,考虑到主要银行均已上市,站在行业角度看,推动更多银行上市不再是现阶段行业重点所在。
在此背景下,东莞银行面临的潜在不良风险和经营困境,以及业务优势并不明显的局面,实际上很不利于其受到投资者追捧,也会增大上市阻力。
IPO长跑背后隐忧
历经16年,东莞银行仍未叩开上市之门,除了经营问题,这背后症结或指向其复杂的股权结构,东莞银行股东股权、风控、内部治理可能将左右其上市进展。在股权结构分散以及信贷防控制风险等多重困境下,东莞银行的上市之路依旧漫长坎坷。
最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行股东总数达5186户,其中法人股东79户,占比高达76.91%,而自然人股东则占剩余的23.09%。该行前十大股东中,除了东莞市财政局持股21.16%,没有一家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
招股书显示,东莞银行涉及关联关系方,主要是该行董事会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共同控制的企业大中投资集团、董事会关系密切家庭成员的可施加重大影响的企业、合计持有本行5%股份的股东等,东莞银行没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尽管东莞银行声称,已确权的股权中不存在信托、委托代持等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不一致的情形,亦不存在股权权属不清等潜在法律纠纷,但业内人士认为,股权过于分散,没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话会削弱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与支持力。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东莞银行第一次IPO被终止审查的原因就包括股权分散。有分析指出,尽管股权分散可以让管理层决策更加自由,但不利于该行股权结构的稳定,银行重大经营决策的效率有可能被降低,也有可能出现管理层“监守自盗”,股东难以约束现象。
作为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东莞银行能否通过集中股权约束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能是监管部门的一大考虑。
除此之外,十余年上市路上,东莞银行一系列合规问题也无法忽视。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东莞银行的诉讼案件分别为1204件、1552件和3318件,诉讼本金分别为19.92亿元、24.10亿元和27.17亿元。2023年,东莞银行的诉讼案件翻了一倍。
在诉讼纠纷之外,东莞银行还遭遇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根据东莞银行的ESG报告,2022年该行共受理客户投诉452件,到2023年,该行受理客户投诉飙升至7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