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造影仪 精准解读肢体语言
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仪器科技研究中心整合人类医用等级造影设备,开发动物专用医学影像造影系统。(国研院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新药研发与新型医疗器材都要通过动物试验,但动物无法传达在治疗过程的身体状况,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仪器科技研究中心整合人类医用等级造影设备,开发动物专用医学影像造影系统,协助研究团队替实验动物进行身体检查,精准解读动物「肢体语言」,追踪观察牠们打针、吃药或手术后健康变化。
这套系统包括核磁共振(MRI)、电脑断层(CT)、X光与超音波等设备,历时3年建置完成,已陆续拍过大鼠、纽西兰大白兔、李宋猪和兰屿猪等千只次实验鼠、兔与猪,也配合动物保育团体和博物馆伤救行动,协助拍摄诊治意外受伤的保育类物。
仪科中心助理工程师强乃元表示,动物无法表达知觉,医学造影技术隔空诊断成为观察疗效最佳方法,像是发炎部位可能出现积水,且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痛觉神经,研究团队可借由发炎与积水影像,研判动物因治疗造成的疼痛程度,是否产生并发症等状况。
透过这套系统监测相关生理资讯,研究团队也可更精确诊断病因,减少因病理解剖而牺牲实验动物,加速药物疫苗与医疗器材研发。
强乃元提到,这套系统拍摄使用的辐射剂量、曝光时间和角度,都是经过「精打细算」反复测试,针对不同动物体型、体重,找出最佳的拍摄参数,更特别设计动物专属固定床,确保在拍摄过程中,不会因晃动而受伤,拍摄影像也能更清楚。
强乃元说,放射线或电磁波讯号会随距离衰减影响,体型越小的动物越难拍得清楚,有些甚至要拍个2到3天,才能取得清晰影像,不过这套系统解析效力相当不错,团队已拍过鸟巢,协助委托单位研究其结构,「可以说,我们拍摄对象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