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之间——一位德国演员的“香港梦”

新华社香港11月8日电 题:东西之间——一位德国演员的“香港梦”

新华社记者 姚兰 张佳怡

对香港人来说,他是TVB剧集降魔的2.0》里的大话魔Billy;对远在德国的家人而言,他是总在“流浪”的Julian Gaertner;在自己眼中,他是穿行寰宇生活的“宇宙人”。

今年是32岁的易宇航在香港定居的第十年。17岁时远游挪威的邮轮上,同船的中国旅客开启了他对这个陌生国度的向往和缘分。“他们那种自由和开放,跟我周围的人太不一样了。”回忆当初,这位德国人依旧津津乐道。此后,怀揣好奇,他先后几次来到中国,并在2008年到香港大学留学,随后在此定居。

十多年来,他的身份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演员,不断切换。在这个多元文化之都,他的“香港梦”不断变大。“我想成为一道桥,连接东西。”他说。

德国之外“放帽子地方

易宇航现居坪洲岛,小岛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与香港岛市区摩天大厦隔海相望。相比市区逼仄的居住环境,易宇航独享一栋有露台和花园的三层西式村屋。“东方之珠”的喧哗在此放低,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流淌的安静闲适。

密集的人流和立体交错的交通,曾让初来乍到的他摸不着头脑。“每个人都在冲、冲、冲。”但在易宇航眼里,香港的魅力在于其文化的包容性

“东方西方像两个人在这里相遇、碰撞甚至可能打架,然后和解拥抱。”他笑着说,“香港像是一锅滋味丰富的大杂烩,要细细品味。”

对于易宇航来说,德国人、中国人这样的标签已经无法定义自己,因为香港的开放和共融赋予了他一个全新的身份——没有边界的“国际人”“宇宙人”。

因为工作,他经常往来内地和香港,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粤语

巴伐利亚语里,家是一个人放帽子的地方。香港是我第二个可以放帽子的地方,”他说,“我的好朋友在这里,我想经历的事物在这里。这里有我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归属感。”

期待电影连接人类感情

和许多外国人一样,易宇航对香港的了解源自功夫影星李小龙成龙的作品。18岁时,他偶然看了王家卫导演的电影《2046》。尽管语言理解有限,但电影的画面、情节、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打动了他,开启了他的演员梦。

但港大毕业后,易宇航把梦想“锁在了心里的一个小房间”,创业成立免费网上语言交流平台Live It China。

“我扔掉了那‘房门的钥匙’,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2013年,他重新打开那扇门,正式进入娱乐圈,此后成为香港TVB的签约演员。

长时间以来,TVB专职的外籍演员屈指可数,他们在剧中角色多非主角,收入也不稳定。很多外国演员来到又离开,但易宇航选择了坚守。

《降魔的2.0》中,易宇航饰演寄生在油画中,并靠人类谎言为生的大话魔Billy。这个角色让他有了名气,在大街上被小朋友直呼他Billy,并要合影,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瞬间之一。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电影行业几乎停摆。年初回到德国照顾生病父亲的易宇航三月辗转回港后,发现他参与制作并主演的新电影被迫暂停,而他后来右膝受伤,只能拄拐行走。

这部新电影由内地、香港和德国联合制作,讲述了一个人在不同时空身份转化,去解决因为人类的不同弱点带来的问题。

“疫情期间,人们对待疫情的态度和方式迥异,结果也不同,更糟的是这个世界变得分裂。”他说。

他期待电影能把人类的感情连接起来,把分歧变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美好,人们多些共情和理解。

把香港变成中国的“文化公关

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吴宇森徐克、王家卫、张婉婷等颇具个人风格的导演,当时的文化娱乐产品吸引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目光。但近年来,香港影视业星光暗淡。

逆境之中,易宇航认为行业的生态需要跳脱传统,不能困在传统模式中生产程式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望重新崛起。

作为通往中国内地的窗口、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香港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东西方文化汇集和火花碰撞的地方。易宇航认为,香港可以利用艺术和创意产业,变成中国的“文化公关”。

“香港要利用它的地理优势、经济地位,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实现梦想。政府应积极支持这类资助和项目,让香港人在艺术、电影、媒体等领域走得更远。”他说。

尽管因伤在家,易宇航并未休息,他的客厅里贴着两张满满当当的日程表。墙上的白板,写着英文和粤语发音单词练习,桌上是新剧的粤语台本

采访结束后,易宇航在码头附近的茶餐厅打包了一个吉列猪扒包,匆忙赶去搭乘渡轮前往中环与电影投资人见面。暮色中,他拄着双拐,跳上了渡轮,迅速淹没在人群中。“未来会有点难,但我停不下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