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保盟批政府无为 牺牲民众就医权益

卫福部公告取消挂号费用调整备查制度,民间团体纷表反对,认为此举是牺牲民众就医权益,应适度调整参考范围,而非全盘废除。图为民众看诊完毕走出诊所。(范扬光摄)

卫生署(现为卫福部)过去订有「医疗机构收取挂号费之参考范围」,但卫福部4日发文公告废止,形同回归市场机制,未来医疗院所挂号费想涨就涨。对此民间团体纷表反对,认为此举是牺牲民众就医权益,应适度调整参考范围,而非全盘废除。

2010年公告的「医疗机构收取挂号费之参考范围」,门诊0至150元、急诊为0至300元,若超过参考范围,应报请地方卫生局备查。但长久以来,各地方卫生局做法不一,甚至有医疗院所反映被审查刁难,因此卫福部4日发文公告停止适用,形同取消备查制度。

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指出,挂号费是出自人工挂号盛行的时代,但现在大多都是网路挂号,人工成本已降低,且许多患者都是回诊,早就预约挂号了,若医疗院所仍以挂号费名目来反映成本,并不合理。

滕西华说,去年已有一波医疗院所挂号费涨价潮,当时卫福部是「无能」,现在干脆取消上限,直接不管了,这是「无为」。当挂号费从150元变成250、350元,甚至有些医院以高额挂号费做VIP门诊,等于默许医院分阶级收病人,经济弱势族群没有生病的权利,恐怕小病拖成大病,谁来保障他们的健康?

消基会董事长吴荣达也说,「医疗机构收取挂号参考范围」制定至今已超过10年,若卫福部认为金额过低,不符合现今成本,可适度调整,而非全盘废除;若认为地方主管机的备查程序过当,应令其改善调整,而非取消备查制度,形同牺牲民众权益。

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执行长林雅惠指出,近期挂号费争议越来越多,显见现行制度已不敷使用。民众就医行为和忠诚度、距离、医病关系等多面向有关,医疗服务不能类比为一般商业服务,不能单纯以市场机制衡量,若要保障民众权益,避免医疗争议,应重新拟定可参考的挂号费范围。

林雅惠说,近年公平交易委员会曾接获民众检举,针对医院联合调涨行为开罚,但不可能单靠民众把关,因为民众可能存在高度的资讯落差,无从得知医疗院所订定的费用是否合理,中央应该负起相关责任,让地方卫生局有所依循,减少民众的医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