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陈宏:创业公司更应担心D轮死

本站科技讯 3月21日,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五洲宾馆开幕。汉能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宏在接受本站科技采访时指出,创业公司更应担心D轮死。

陈宏谈到,在过去的一年中他看到不管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向互联网进军,传统产业已经与互联网紧紧相接。他看到传统只投盈利公司的PE,也大规模投资互联网企业。

过去几年,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国外上市。但是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有期望值,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也转向拿人民币。

在专访现场,本站科技记者提问:“很多传统的主流PE也开始对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投资了。这对于传统PE而言是非常不寻常的改变。PE投资互联网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这个趋势是否会成为PE领域的主流?”

陈宏: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对于传统的像KKR、TPG、凯雷这样的PE基金,他们所投资的行业范围很广,但基本上的投资标的都是业绩有稳定增长的公司,一个案子砸下去的钱可能在一亿美元以上。这拨人三年前是不看互联网的。但是在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在一年内的估值就能以上亿美元的规模实现翻几番后,资本的逐利性让很多传统PE基金里的从业者选择将资金转移到互联网领域。

投资方法上,他们依然会问公司盈利的问题,但现在看的是五年、十年之后的盈利情况。

以前,很多公司上市后的融资量也就是是1亿美金的规模,但由于他们的加入,很多企业在C轮就融到1亿美金了,大的PE基金进来填充了VC和上市之间的困难。像美团、滴滴、快的等公司都拿了PE的钱。

这些传统PE投的都是D轮及以后轮次,对于VC及早期投资而言,更多的都是投人。很多有产品经理和记者背景的人才都可能成为不错的VC。但是到了D轮时,对于公司和投资人的要求和能力匹配与前几轮融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创业公司更应该担心D轮死。D轮时,虽然一个企业还不赚钱,但PE是按照赚钱的假设来投的,他们所问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假设问的。这就要求融资企业必须迅速让内部融资人员能力达到PE投资人的要求,很多创业公司不适应这个过程,导致死掉,这是很可惜的。(傅昊)

背景资料:

警惕C轮死

日前,易凯资本王冉撰写文章,提醒创业者们要警惕“C轮死”;王冉在文中指出,“(保守估计)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两百多家……加上2014年之前融完B轮的那些公 司,需要在2015年拿到C轮的公司只会比一千多不会比一千少。”但是,同样在201年,“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完成C轮融资的只有82家。”

王冉认为,这意味着“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90%的创业者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

详情请参阅《拿到B轮就牛逼了?创业者们要警惕“C轮死”》

警惕B轮死

随后蓝驰创投陈维广警告创业者必须警惕B轮死。陈维广指出,在整个2014年,中国创业公司的估值出现了问题,对创业公司的投资门槛越来越低,一方面因为竞争的激烈,可以看见,在中国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投资基金在争抢项目。可能以往一些投资机构只投评级为A级的创业者,但因为竞争激烈,现在也开始以一种铺赛道,或者是抢风口的方式投一些不那么好的创业者。同时,各个创投基金的投资经理数量也开始激增。

陈维广表示,科技公司传统的A轮融资额一般是400万~500万美元,现在A轮融资的门槛已经提高到了1000万美元,如果以创业者让出20%的公司股权来算估值的话,这家科技公司的估值就是5000万美元。传统B轮融资额度大概是在3000万~4000万美元,现在是8000万~1亿美元。这种局面很可能会造成在2015年底,有七成创业公司在B轮融资出现问题,或者说不一定能达到创始人的预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把一部分原本应该投B、C轮的钱投向了A轮,这会引起A轮项目的激增。比如说,你有100块钱,你已经把30-40块钱投给A轮的创业公司了,那就没那么多钱投给B轮或者是C轮。前面投得过多,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陈维广判断,到2015年年底,投资人开始收缩对科技公司A轮以后的投资,而在2016年,这种谨慎的态度很可能将影响到投资人对天使轮的投资判断。

详情请参阅《蓝驰创投陈维广教你赢得B轮大逃杀》

警惕A轮死

九轩资本合伙人刘亿舟则表示,警惕A轮死!创业要么低举低打赚近处的钱,要么高举高打融资赚远处的钱,最怕的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知深浅地中举中打,近处的钱没有赚到,远处的钱赚不到!

关于A轮死,刘亿舟总结了9种“死法”,并加以建议,详情请参阅《刘亿舟论初创企业在A轮的九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