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万汇学校开展“探索水利工程”研学活动
“这学期,我们的研学项目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当九月老师宣布研学消息时,一年级的同学这样问:“老师,什么是研学?”三年级的同学这样问:“老师,这次我们要研究什么问题?”六年级的同学这样问:“老师,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自由组合吗?”
参加过上学期熊猫谷研学的万汇孩子都知道,在万汇,研学是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持续数周的学习历程,是带着好奇去发现的成长。
一、二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都江堰”提出了很多想要了解的问题。于是,各学科围绕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展开了学习。
同学们在秦堰楼上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听老师说都江堰的历史,在鱼嘴看见江水被一分为二,形成内江、外江,看见水流被引导流经飞沙堰,在窄窄的宝瓶口变得汹涌,想象李冰带领人们用火烧、用冷水浇山石进行开凿的场景……
现场学习回来后,二年级的同学还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我还想深入了解都江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水会流到哪里?
万汇的研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
三、四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首先对都江堰展开了一轮基础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组建小组,展开自主探究。
四年级围绕核心问题“都江堰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水利工程历史上的奇迹?”结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ICT、美术等学科知识,延伸出一系列的子问题。
要提出有价值问题,必须系统地经历提问和解答的过程,才能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进而通过过程的回顾和经验的总结,才能得出结论。同学们通过基础学习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在分享和提问中,探索“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在一系列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万汇教育认同这样的理念:“对情境的学习力和迁移力是素养的核心。素养在情境中形成抽象迁移转换,素养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在以往的情境中具有足够的学习力,能在新情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新情境进行判断,最终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