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教训警示中国:储备1000枚高超弹,中美若战,将决定胜负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年,根据西方媒体估算,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消耗超过8000枚各类导弹。不过如此数量的导弹大部分都被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对于国土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而言,俄罗斯的导弹数量依旧太少,难以做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也在战场上动用过“匕首”、“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毫无疑问完成了突防,就算“匕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超音速导弹,但突防效果依旧有目共睹。
高超音速导弹最大的优势就是无与伦比的突防能力,就算防空系统发现了高超音速导弹,也无法对其进行拦截。国际战略研究所曾给出一份研究报告,能够破坏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只有激光、高能微波、电磁轨道炮或粒子云等技术,但这些技术都处于研发阶段。
就算是美国本土,也没有能力防御高超音速导弹,最有意思的是,在中俄朝伊四国先后拥有该类导弹之后,美国对该领域的涉足却频繁失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高超音速导弹无法拦截,俄罗斯为什么还会打成今天这样?对高价值的军事目标展开精准打击,空军夺取制空权,地面部队同步推进,在庞大火力的掩盖下,乌克兰应该无法抵挡才对。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高超音速导弹的数量太少了。
事实上,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后,走的也的确是这个路线。在2022年2月24日当天,俄军发射超过100枚远程导弹,对乌军机场、指挥机构和防空设施展开打击,不过因为需要目标数量太多,且俄罗斯导弹并没有那么精准,一个机场只分到了四五枚导弹打击,所以跑道没有受损,机场也没有瘫痪,后续乌军仍有部分有人驾驶固定翼战机升空作战,从而把闪电战拖成了消耗战。
而在2年多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累计动用的“匕首”和“锆石”不足100枚,虽然都精准打击了目标,但却无法造成大规模杀伤,消灭乌克兰有生力量。
造成产能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美西方在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的经济打压从未放松,导弹部队的弹药储备和常规武装的更迭都需要钱去堆,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俄罗斯的教训也是对中国的警告,在亚太地区局势敏感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战争,而高超音速导弹就是决定战局的关键所在。
因为乌克兰没有强大的航空兵作战力量,所以就算是俄军对乌克兰没有取得绝对的制空权,俄空天军受到的威胁也不大。但亚太地区不同,中美两个大国的交战,空天力量的碰撞将是非常惨烈的斗争, 如果解放军在初期未能实现对美军在西太军事基地的封锁和摧毁,那么我国的地面部队和后勤补给等方面必然遭受严重损失。
美国在西太主要有4个军事基地群,分别是:韩国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日本基地群、关岛基地群,其中尤以日本数量最多,基地和设施高达108个,还有42个美日共同使用的基地和设施。
此外,日本还有大量的军港和弹药库,能够在战时对美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这些军事基地的存在编织成一张庞大的作战网络,对我国海上力量进行封锁。
如果我们想要单纯依靠空军拿下整个亚太的制空权,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目标太多了。但如果高超音速导弹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中国也没有加入《中导条约》,拥有足够的中程导弹平台,只需要对美军西太的军事基地、航空部队指挥中心等高价值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就能最大程度的瓦解美军在西太地区的中继能力。
在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今天,战时初期未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将高超音速导弹作为战争出去的第一轮打击力量,可以最大限度的为抢夺制空权争取时间,从而为后续航空兵和其他兵种火力平台创造条件,进而奠定战争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