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杨永信:十几年前,电击7000网瘾少年的他,后来怎样了?

2008年,央视发布专题纪录片《战网瘾》,让“杨永信”这个名字为众人所熟知。

在父母眼中,他是将子女从网瘾中拉回正途的“杨神仙”;但在孩子眼中,他则是身披白大褂的“笑面恶魔”。

整整13年,杨永信用电击疗法在十三号室对7000名少年进行“治疗”,成为无数人的噩梦……

本文文末附有可靠信源,部分细节有润色,请谨慎阅读!

普通医生 步入歧途

前文所提到的“十三室”,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网戒中心,这里是杨永信治疗网瘾少年们的大本营。2008年以前,杨永信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医生,和“神医”扯不上半点关系。

1962年,杨永信出生于山东临沂,是家里的独生子。或许是由于家境贫困的缘故,自打上小学后,杨永信总是被身边同学欺辱。不是被人在书里夹虫子,就是被故意丢到作业本。

杨永信

杨永信知晓这是怎么回事,村里有个人和父母有矛盾,孩子们受到教唆自然会各种找他不痛快。但即便遭遇了霸凌,杨永信也从不向老师和父母求助,因为他自知告状也无法解决问题。

求人不如求己,杨永信选择考出农村来远离这处噩梦之地,他在20岁那年如愿考上了山东沂水医学专科学校。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刻,杨永信毫不犹豫的切断了和父母的一切往来。

大学四年,杨永信将所有精力都投到了学习上,他尤其钟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但毕业后的杨永信运气不佳,虽然进入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当了医生,但因为学历低,他一直都在底层。

为了往上爬,杨永信又考了济宁医学院的本科学位,结业后又回到医院专心研究他的“老本行”精神疾病。经过二十年的沉浮,杨永信终于被提拔为病区主任,人生也由此迎来转变。

那天,杨永信的诊室迎来一个痛哭流涕的家长,对方恳求他救救自己深陷网瘾的12岁儿子。想起多年来一直钻研的电击疗法,杨永信脑中灵光乍现,也许这真的能让人戒掉网瘾呢!

这次经历点醒了杨永信,他决定脱离医院自立门户,在国内网瘾市场开辟自己的“新赛道”。2006年1月,杨永信成立临沂市网戒中心,数千少男少女的噩梦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白衣魔鬼 戒网圣人?

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主营业务是电击疗法,被送来的孩子们都会在十三号室接受“治疗”。这里的配置简单的离谱,除了一张普通的医用床和一把椅子,就是杵在墙角的“稻草人”。

“稻草人”真面目,是一台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它是杨永信让网瘾少年们乖乖听话的秘密法宝。再逆反的孩子,一旦接触了“稻草人”也会变得老实巴交,毕竟也没人想被反复电击。

而2008年央视纪录片《战网瘾》的播出,更是让杨永信一举成名,给他招来了大量“生源”。在纪录片里,身穿白大褂的杨永信面对着镜头,义正词严的阐述着网络游戏的种种危害。

杨永信的话让家长们深信不疑,头顶着“山东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双重光环,没有人会去质疑其言论的可信度。然而相比之下,被送进来的孩子就遭殃了。

原来,随着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人气水涨船高,它的“业务范围”也扩充到了早恋、打架斗殴、同性恋等领域。但凡是家长认定的“恶习”,杨永信都照治不误,将他们统统送进十三室。

22岁的武旭影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12月13日凌晨2点半,她因为谈恋爱被父亲绑架到网戒中心。因为和父亲发生了肢体冲突,武旭影被认定为“精神病”,被迫接受电击治疗。

在《战网魔》里,武旭影的遭遇被刻意隐匿,她完全被包装成了一个对父亲暴力相向的叛逆少女。但据武旭影本人回忆,当时她之所以会主动“认错”,完全是被杨永信电出来的。

在十三室的那四十分钟里,武旭影被杨永信用强电流至少电了2万次,电击产生的强烈痛感让她不得不选择妥协。然而,武旭影并不是个例,男孩黄河也差点在网戒中心丢了小命。

黄河被送进来的原因很简单,由于他频繁去网吧打游戏,父母便将其托付给杨永信寻求帮助。如果说武旭影是被绑来的,那黄河无疑更惨,他是被父母灌了12片安眠药后强制带过来的。

黄河早就对网戒中心有所耳闻,当杨永信提出“戒网”要求时,他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逃离这个阴森森的地方。然而杨永信也不是吃素的,见黄河拒不服从,干脆让人堵住了他。

四五个穿着迷彩服的学员冲出来,将身材瘦弱的黄河压在地上,他在几分钟后被拖进十三室接受了约莫半小时的电击治疗。那种如同几千只小虫在太阳穴乱爬的感觉,黄河永远忘不掉。

杨永信的治疗流程正是如此,通过不断增加的电流逼迫孩子服软,期间还用各种不堪入耳的语言羞辱孩子的人格。那些家长怎么会知道?孩子会“变乖”,完全是因为怕疼作出的妥协!

网戒中心被杨永信打造成了“集中营”,这里有着森严的管理制度,学员之间互相以“盟友”相称。表面上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监督,实际却默许学员互相打小报告,达到绝对控制的目的。

说话欠考虑、有自残倾向、和盟友交往过密……杨永信制定的条条框框高达70条,可大多数行为在普通人看来并无不妥。然而在网戒中心,这些都被杨永信视作“叛逆”的举动。

在媒体采访中,杨永信多次将网瘾归结为精神疾病,电击疗法是拯救网瘾少年的唯一“救星”。而即便知道有孩子在网戒中心自杀,家长们还是继续往这里送孩子,有个妈妈曾这样表态:

据研究表明,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不超过3毫安,但杨永信想念的电击强度最高时却能达到10毫安。而且他电击用到的仪器面向狂躁型精神病抽搐型患者,连医院也不敢乱用。

可杨永信从不在意这些,即便孩子们被电到手心和额头渗血,他也不会减轻电击强度。孩子们在十三室完全成了任人宰割的“牲畜”,反抗就会被电到失去意识,简直毫无自由可言。

经过多年积攒,杨永信总结出了“心理+药物+物理+工娱”这套网瘾治疗模式。每天晚上六点,孩子们必须交上当天写的“感恩日记”,谁敢借机吐苦水就会被立刻拖回十三室电击。

所以那些家长不会细想,当孩子们在心理点评课上痛哭流涕的读日记时,内心背负着多大的精神压力。泛滥而下的眼泪,其实是孩子们的绝望和苦楚,可家长们哪会看到呢?

杨永信的治疗收费并不低,按一个月6000算,四个月合计得花2万4。不过想到那高达96%的治愈率,家长们纵使砸锅卖铁也甘愿把孩子送到这里“改造”,却不知这其实是害了孩子。

恶魔未绝 阴影仍在

当然,杨永信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切都在2009年结束了。随着央视《经济半小时》的曝光,“杨神仙”杨永信跌落神坛,他的网戒中心最终因多项违规操作被强制关停了。

据调查,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在成立三年间,利用买书、演讲等手段所得的收益多达8100万。可令人惊讶的是,杨永信此后不仅没销声匿迹,反倒在医院高层越混越成“人上人”了。

2021年,有网友发博披露一则爆炸性新闻,杨永信作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大会上重新亮相了。这次,他换了个新套路,将魔爪伸向了抑郁症。

杨永信和朋友申请了一项名为“治疗抑郁症中药药物”的专利,宣称这款药可在十天内彻底治愈抑郁症。更荒唐的是,杨永信利用之前的电击案例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包括3篇SCI。

杨永信似乎没受到任何影响,他依旧混的风生水起,可被他迫害过的孩子人生却彻底毁掉了。男孩小张出院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女友交往多年也不敢要孩子,甚至还曾吞药自杀。

还有位黑龙江的母亲,将女儿从网戒中心接回家后,反噬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女儿将母亲绑到椅子上饿了八天八夜,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死去。父亲归来报警后,女儿面无表情的表示:

似乎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之于他们就是“附属品”,一切违背父母意志的行为都被视作大逆不道。可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终将振翅高飞,亲情不该成为禁锢自由的牢笼。

家长是否想过呢?有网瘾的孩子不一定真的坏,游戏只是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沉迷于虚拟网络的背后,是无数孩子对家庭和睦和父母陪伴的渴望,这才是家长真正该意识到的。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