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基地:旧址在“复活” 精神在“说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胡春艳
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221基地标志性的“105大楼”内,李兴平在办公室里挂了两张分布图,一张显示着基地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旧址的位置,另一张标注了守卫221基地的海空守备部队十几处旧址。“活化利用”这些旧址,是他的工作重点。
60多年前,105大楼曾是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等多位“两弹一星”元勋指导科研人员和工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地方。今天,包括这座大楼在内,曾经的绝密厂房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些车间依据当事人的回忆进行了修复,并且改造为展厅,向到访者讲述当年的故事。
作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办公室”的主任,李兴平说州政府2021年设立了这个办公室,主要职责就是做好旧址的保护利用,挖掘和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
今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旧址办派出的工作人员赴云南省富宁县,走访了曾在221基地驻守的空军原高射炮兵13师退役老兵,了解当年的情况。
“过去,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部队在保卫221基地。”李兴平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当地近年来挖掘出不少新的史料。比如,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221基地周围的同宝山等山头上曾经部署了高射炮兵和探照灯兵等兵力,秘密保护着国家的核基地。
221基地是1958年由中共中央批准建设的,1995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自愿退役的核武器基地。2001年,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李兴平介绍,221基地占地面积大、建筑分散,有的建筑物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基地原貌恢复的另一个难题是,由于保密,有的建筑找不到设计图纸,甚至有的分厂连老照片都很少见。国家对221基地旧址高度重视,2020年以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就投入了2亿多元,实施文物本体修缮、环境整治、陈列展示等项目。他们征集了大量的实物,整理了不少口述资料。
与105大楼相邻的102车间曾经是基地“核心中的核心”,负责核部件的加工等任务。如今,一些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团等与221基地渊源深厚的单位征集来的旧设备又回到这里。借助数字技术,车间里重现了当年的部分工作场景。
据了解,近几年,221基地旧址保护利用是青海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一号工程”,海北州为此颁布了地方性的保护条例,实施了保护规划、展示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做好基地旧址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迄今,累计投入资金近7亿元。
退役移交地方后,221基地更名为“西海镇”。今天,这个小镇是海北州政府驻地。当地人以原子弹和氢弹的诞生地为荣,不但在一些文物点立碑刻文,连商业街区也设置了反映“两弹一星”精神的元素。
将“两弹一星”故事传下去,是很多人的愿望。2005年,在221基地工作过的“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曾经给中央领导写信,赞成把基地旧址建成“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时,有人对此有些顾虑,朱光亚则指出,核大国都建有专门的博物馆,我国当时还没有,在221基地旧址建一个这样的博物馆“无可厚非”。这是世界上唯一主动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国家。
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思得到青海出差,第一次回到了自己工作过多年的221基地。他去了爆轰试验场旧址和当时在原基地图书馆设立的221基地展厅,注意到展出的一些照片里存在谬误。他给老领导朱光亚写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展览能够更加准确和生动,避免以讹传讹,“正确地、真实地”宣传“两弹一星”精神,把这里建成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后,朱光亚向中央转呈了胡思得的建议。
这些科学家的建议得到了重视。2009年,当地新建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落成开放。自开放以来,年均接待观众约30万人次。今年7月30日,该纪念馆的日接待观众首次突破了6000人次,这个纪录没有保持太久——8月10日观众达到7168人次,创历年来最高纪录。今年截至10月24日,该纪念馆接待观众已突破30万人次,其中来自青海省外的有近18万人次。
纪念馆副馆长杜文林说,与以前相比,近年利用假期开车带孩子来参观的家长比较多,到这里研学的团队比较多。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这里举行了746期研学活动,涉及9.2万多人。
杜文林说,这里的讲解员准备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对学生有学生的讲法,对党员、干部是一个版本。”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际,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团分别签订了《青海221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和《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战略框架协议》。李兴平说,他们要在协议下理出具体措施,挖掘内涵,讲好故事,把承载着“两弹一星”精神的221基地旧址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