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保护通报 施暴者逾5成为父母 家扶推亲职教育
为强化服务家庭的亲职技巧、促进亲子关系,家扶积极推动亲职教育,每年提供逾千位儿少与家长进行心理创伤复原服务、近3000户家庭处遇及追踪辅导服务。(家扶基金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据卫福部统计,去年儿少保护通报事件超过12万件,若从去年上半年分析,其中仍以身体不当对待仍是多数、施虐者逾55%为(养)父母,因此家扶基金会针对家长及儿少进行教养看法调查,比较后发现「遭受体罚的孩子」与「施以体罚的父母」对亲子关系的观点有明显差异,因此推动亲职教育方案,促进家长正向教养。
据家扶基金会2024年的《父母对教养的看法调查》,发现有2成家长(21.1%)近1个月曾体罚孩子;进一步了解,曾体罚孩子的家长中逾8成认为「体罚是一种可接受的教养方式」(88.2%)、「父母有权利体罚孩子」(84.2%),逾三成认为「体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32.6%),教养观点存在风险因子高。
为帮助服务家庭,家扶基金会计划性推动亲职教育方案,促进家长正向教养、提升保护因子。如小捷的妈妈因教养及照护长照家属等压力,曾以体罚管教,家扶社工在育儿路上陪伴支持家长,将ACT安全养育孩子课程服务引入,并追踪反馈所带来的改变,帮助家长持续合适的教养技巧。
家扶基金会执行长周大尧指出,由于儿少保护案件的施虐者因素,最多为缺乏亲职教育知识及习于体罚或不当管教,而教养这条路非常漫长,更需要提升保护因子、降低风险因子,才能避免虐童憾事发生。为强化服务家庭的亲职技巧、促进亲子关系,家扶积极推动亲职教育,每年提供逾千位儿少与家长进行心理创伤复原服务、近3000户家庭处遇及追踪辅导服务。
捐款可洽家扶基金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