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耕田變樹光大道 池上鄉打造碳中和鄉鎮
台东县池上乡长林建宏盘点乡内废耕农田,让企业界种树,希望在乡内种下台湾原生树木约16万棵,打造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示范乡镇。(池上乡公所提供) 中央社
净零碳排台东第1步3
2050年净零碳排,台东县跨出第一步,池上乡公所盘点乡内废耕农田,媒介企业界种树,达到循环经济并发挥减碳效益,预计在全乡种下16万颗树,打造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示范乡镇。
去年11月11日联合报择于1111双11这一天,邀约84家国内知名企业伙伴响应绿色冀泉树光大道计划,远从台北到往池上乡振兴村,一处废耕的槟榔园,种下了1111 棵台湾原生树苗-「台湾黑檀」,向净零愿景迈进,希望让池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成为台湾最前卫的碳中和示范乡镇。
生产好米,拥有伯朗大道、天堂路和「金城武树」美景的池上乡,去年6月启动「树光大道‧池上低碳行」计划,透过绿色冀泉社会企业 (种树企业)媒介企业在池上乡废耕的农田种树,不仅让废耕农田起死回生,创造循环经济,也发挥减碳效益。
池上乡长林建宏说,随着人口老化,年轻外出,池上乡有很多废耕的农地,「放在那边出现管理的问题」,因此透过让企业界种树,不仅能减碳,种树的效益也能创造循环经济,一举数得。
林建宏表示,乡公所在计划中扮演着监督的角色,由绿色冀泉社企媒合国内企业种树需求,与池上乡民承租或共同开发在闲置土地上种树。绿色冀泉能借由树的落枝落叶 (不砍树)制作商品与服务创造额外收益,供应企业绿色采购商品,并支付地主优于市场的租金及合约期满后赠与一定比例的树木所有权,非常棒的合作模式。
提供槟榔园做「碳汇示范基地」给联合报系种树的地主说,他种植槟榔已有20余年,一次部落会议上、听到林建宏乡长说种树就能够赚钱而心生向往,并亲自前往乡公所深入询问合作方式,了解种树落枝落叶能制作文创品、还能发展林下经济,欣然投入槟榔废园作业。
林建宏说,地主不但表示愿意响应政府政策之余也乐见活化土地,而地主选择复育台湾原生果树-「毛柿」,相较种植浅根性的槟榔树,改种深耕性的原生树种未来更能维护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同时还能为减缓地球暖化尽一份心力。
负责媒介的色冀泉社会企业执行长陈宇华表示,目前和池上乡公所合作,除了和联合报系合作在废耕槟榔园种1111棵树外,也和「国泰综合证券」在2.7公顷的原保地种下420棵树,陆续会持续种,种的树种以固碳高和高经济的樟树、黑檀、台湾肖楠、台湾土肉桂的台湾原生种。
陈宇华表示,地主可选择收取租金,同时获得部分树木延伸收益分润,或不收租金,则可获更多分润,此外,租约10年,时间一到25%大树就送给地主,可延续树木的循环经济效益。
从管理到附加的产品生产,都雇用当地人,另外8%营收捐给乡公所当回馈,作为社会公益与救助,借由友善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展现乡民、企业、与环境永续共好互惠新局面。
林建宏表示,「树光大道」以ESG及SROI双轨出资模式,联结当地乡亲闲置土地种植原生树木,达到土地活化、促进就业、经济提升,营收净利部份回馈公所,进而成立专户,强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未来也期待将这套模式拓展到其他乡镇,共同迈向2050净零排放的永续目标。
陈宇华表示,池上乡人口约8000人,若要达到全乡民碳中和,约需种植16万到18万颗树,预计用4到8年的时间,在池上乡约180公顷土地种上台湾原生树木16万棵,打造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示范乡镇,接着扩大至台东全县。
2050年净零碳排,台东县池上乡公所盘点乡内废耕农田,媒介企业界种树,达到循环经济并发挥减碳效益,打造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示范乡镇。图为民国112年11月11日企业界种下1111棵台湾原生树种。(池上乡公所提供)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