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渔具成海洋浩劫 海委会携手美日韩专家推创新治理

小琉球艺术家林佩瑜讲授如何运用海废玻璃绘制小琉球海滩货币。(海委会提供/林雅惠高雄传真)

小琉球艺术家林佩瑜讲授海洋保育课程。(海委会提供/林雅惠高雄传真)

为展现海洋委员会向海废宣战的决心,海洋委员会于今日下午在高雄展览馆举办废弃渔具创新治理国际工作坊,邀请国内及美日韩专家学者齐聚高雄,分享各国经验,研商海洋废弃渔具创新治理策略,集思广益提供创新治理的概念及经验。

海委会表示,近年来在不少海域发现,海洋废弃渔网具造成海洋生物死亡、沉入海底的渔网会影响海底生态,甚至船舶也因此绞网而造成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据统计,全球每年有64万公吨的渔具被抛弃在海洋中,占海洋塑胶垃圾总量的13%;根据海洋委员会的统计,废弃渔网重量大约占台湾每年清理海底废弃物总重量近9成,加上废弃渔网组成复杂,也是台湾主要的海废处理目标。

海洋委员会副主委黄向文致词表示,海洋废弃物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海洋保育议题,联合国甚至将海洋废弃物列为「仅次于气候变迁」的全球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致力于2024 年底完成具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胶协定》(Global Plastics Treaty),但对于难以清理的废弃渔网议题仍未达成共识,足见废弃渔网议题的多元与复杂。

黄向文提到,台湾是重要的海洋国家,这场「废弃渔具创新治理国际工作坊」邀集台、美、日、韩的官产学界专家,共同探讨废弃渔具治理、分享创新政策或实务解方。

海洋委员会推动成立的海废再生联盟已将近60位联盟成员,累积一定的海洋科技实力,今年开始推动「印太区域海洋废弃物治理平台」,希望借由进入国际、推动台湾与世界的海洋事务国际合作,这也是举办这次工作坊最大的目的。

海委会表示,目前海洋委员会正跨部会合作处理海洋废弃渔具的问题,除了农业部推动刺网实名制外,也透过各地政府补贴渔民妥善回收处理废弃渔具,亦协助各种海上清理作业;在技术方面,更鼓励各种创新处理废弃渔具技术,如渔具材质的再利用等,并持续引进更多国际资源、观念和技术,来面对此一严峻问题。海洋委员会期许透过这次的工作坊经验交流,与更多周边国家合作,为废弃渔具的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