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古琴大师王兵:斫一张古琴 传一脉文化
檀香袅袅升,王兵轻抚古琴,当代古琴大师李祥霆先生根据北宋诗人晏殊的《浣溪沙》所创的古琴曲《小园香径独徘徊》便如流水般在耳旁来回荡漾。琴音环绕间,一幅落花流水的山水国画场景便缓缓呈现在听者的脑海中央。
王兵,1976年出生,祖籍重庆,目前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由于从小受外公熏陶,琴、棋、书、画皆有涉猎,十二岁时王兵便跟着外公学习古琴制作,十五六岁时就已基本掌握古琴制作技艺。
王兵在做古琴木胎。人民网 涂敏摄
“外公是个传统文人,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爱古琴。”王兵说道。外公年轻时在成都求学,寄居在制作古琴的亲戚家,由此学得一手斫琴术。因时代局限,王兵的外公晚年才重新捡起斫琴术,在历经百次打磨、数年钻研后终于斫得一张古琴。这时外公已经不会演奏,只能抱着那张琴坐在院子里摇椅上遥看夏日的晚霞,一言不语。
“古琴平放在他腿上,右手不时拨动琴弦,古朴的琴音和外公脸上金色的霞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可能就是我对古琴执着的起源吧。”王兵的思绪回到了外公得琴的那个夏日傍晚。
受外公的影响,参加工作后的王兵心中一直放不下对古琴感情,于是在2008年,王兵拜遵义播州琴会老琴家卫家理老先生为师,学习古琴演奏。
刮灰胎。人民网 涂敏摄
“卫老先生知道我会制古琴后对我说:‘现在播州琴会有演奏的、打谱的、研究的,就是没有斫琴的,我希望你能把这个手艺捡起来,不要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在我们一代人手里断了传承。”这时王兵脑海里浮现出外公晚霞下抚琴的画面,稍作思虑后,他郑重的答应了卫家理老先生,从此成为一名职业斫琴师。
古琴讲究天人合一、阴阳相济,主要由面板和底板组成。面板以桐木、杉木为主,称为阳材,代表天;底板以梓木、楠木为主,称为阴材,代表地。
王兵制作的古琴半成品。人民网 涂敏摄
“古琴的选材非常苛刻,主要以桐木、杉木、梓木、楠木为主。而且这些木材需要自然干燥百年以上,从乡野间濒临荒废的木质建筑里拆下来的旧木料是主要来源,这种老木料性状稳定,斫出的琴音质会好很多。”王兵表示。
从木作斫琴胎、裱布、刮灰胎到漆作刷面漆、打磨、上弦调音,整个斫琴工序达100多道,使用斧、刨、铲、挫等几十种工具,耗时2到3年不等。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会直接影响古琴的最终音质。
王兵制作的古琴木坯。人民网 涂敏摄
因工序多、要求严,王兵每年斫的成品古琴都不会超过十张,每一张古琴都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2017年6月,王兵斫的古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颁发的银斫奖。2017年、2018年、2019年,王兵先后获得汇川区、遵义市、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打磨漆面。人民网 涂敏摄
王兵制作的古琴因做工精良、音色手感好,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除中央音乐学院定制的古琴外,其产品远销北美、东南亚。因为精力有限,客户想购买一张王兵制作的古琴往往要提前2年预定。
王兵为古琴成品上弦。人民网 涂敏摄
“斫琴对斫琴师的国学文化底蕴要求高,琴、棋、书、画皆有涉猎只能算个底线,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能忍住生漆过敏带来的各种生理反应。”王兵表示。
因为还年轻,王兵对传承人的态度是随缘,不强求弟子学习斫琴术。目前他带的2个弟子都还在学习古琴演奏的阶段,能不能继承他的斫琴术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王兵为古琴成品上弦。人民网 涂敏摄
“现在我和我的夫人共同经营着一家琴院,在斫琴以外也教授古琴演奏,同时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王兵说道。
王兵为古琴成品调音。人民网 涂敏摄
琴音渺渺,檀香在琴室内弥漫。
王兵试奏古琴。人民网 涂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