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翻车,但这一次没有人帮它翻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文|紫薯丸子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三年前,一场怀旧之风被掀起来,蜂花凭借着“国货老字号”吃到了红利。
三年后,一则涉嫌侮辱女性的广告宣传,将蜂花推上了舆论巅峰,
这一次,没人能救“火了就飘了”的蜂花。
01、火了就忘本
11月6号,蜂花的小红书账号发布了这样一篇名为《看清什么是真假闺蜜》的广告图文,
插画中内容低俗、乱开女性的玩笑、把一堆烂梗放到一起。
什么“搔首弄姿”“绿茶”“是个男的就往上贴”这种恶心的词语,用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这则漫画发布不久后,就迅速引起消费者的抵制。
蜂花也不负众望冲到了热搜第一,一时间网络上骂骂咧咧。
在登上热搜后,蜂花就删除了这条图文广告,但架不住这么多的消费者。
随后就有大批的网友跑到蜂花官方账号下要说法。
更有一些网友跑到了蜂花董事长的社交媒体下面,要求道歉。
看来,蜂花你是彻底忘记了来时的路。
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蜂花官方发布道歉信。
道歉声明发的很快,但无人在意。
还有部分网友表示道歉不诚恳,还直言:“以后不再买蜂花了”。
蜂花直播间的人数也直线下降。
而且当时正值双十一,相比较去年来说销售额大幅度下降。
毕竟咱们消费者不是只会耍嘴皮子,说不买就不买。
看来现在的蜂花似乎是真的忘记了,
当初是谁把它从濒临破产救了回来,是谁让它一场直播就完成千万消费额。
其实翻看蜂花来时的路,这一切似乎早有预兆。
02、国货荣光?
21年,有网友提议蜂花改一改这么多年来的包装,随后蜂花回复:“这要钱吧”。
之后网络上就流传出“蜂花疑似倒闭”的一段视频,被各大营销号转发。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大企业拿不出广告的钱,听起来确实有点牵强。
在成功“卖惨”之后,也让这个国货老品牌进入了大众视野。
大量的消费者涌入蜂花直播间,商品都被抢空下架。
一天就卖出了一个月的销售量,官方账号涨粉60万,21年的总营收突破10亿元.
这时候蜂花官方出来提醒消费者:
这波发言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也成功给自己打出了名号。
接下来,蜂花趁热打铁,也干了不少类似的事情。
22年。当时正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大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困难。
蜂花作为平价的老国货,同样受到影响。
于是蜂花老板就亲自直播,还泪洒现场,开口说:
这段话一出,又把蜂花送到了当日的热搜榜一。
但随后蜂花官方迅速辟谣,称老板并没有开直播,视频里面的也不是官方账号。
但心情已经被吊起来的网友,哪里能听进去这些话。
当晚蜂花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就飙到了约17万,又迎来了一波“野性消费”。
所以说,蜂花是真知道怎么抓住消费者胃口的。
还有去年的“花西子”事件。
李佳琦一段:
这些话,直接打开了国货之光的大门。
随后李佳琦对自己的不当言论发言道歉。
这时候蜂花就有赶紧蹭热度,评论了一句“可以捡粉丝吗”,
还迅速上架了“79 元洗护套装”,打出了“79 元五斤半”的宣传语,主打的就是实惠、量多。
这一波操作又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购买,产品补货都来不及。
后续,蜂花趁热打铁,又去熊猫繁育基地领养了一位大熊猫“花宝”,又给它收割了一大批消费者,
网友称这是:永远不会塌房的代言人。
从“卖惨”到认领大熊猫,蜂花一直都在紧跟潮流,生怕自己被淘汰。
产品越做越花哨,销量越来越高,可名声却越来越差了。
一个企业生于消费者,没落也来自于消费者。
既然都不把消费者放在心里面了,蜂花又怎么能走远。
03、“最听劝老板”
热度终究会退散,潮流也是不断变换的,老品牌一时搭上时代快车,但不可能一劳永逸。
重视研发、做好产品、以诚相待,这样“泼天的富贵”就会一波接一波。
在这件事上,蜂花远远不及雷鹏琳。
雷鹏琳是一位伞厂的老板,因为同质化严重,伞的出货量也急剧下降。
当时还面临着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风险。
这时候的雷鹏琳开始另辟新径,带领团队进驻电商。
他们创办了一个短视频账号,是抖音里面为数不多的蓝V,
可做电商,不是单单会直播、拍视频就行。
在发了几十条视频无果后,雷鹏琳开始改变视频风格。
他开始用动作展示伞的坚固,最搞笑的一点是他全程不说话,只在哪里酷酷“玩”伞。
这视频风格一下子吸引来了不少观众。
直到22年,雷鹏琳介绍“可照明晴雨两用伞”的抽象视频登上了热搜。
这种又搞怪又实用的伞正是年轻人需要的。
在这之后,雷鹏琳的评论区就成了消费者们的“许愿池”。
这个想要“风扇伞”,这个想要“反向收缩伞”。
雷鹏琳秉持着“听人劝,吃饱饭”的观念,一一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这波流量他可是实打实抓住了。
销量最好的“镭射反光伞”,半个月就卖出7万把。
23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多了10倍,不仅解决了危机,还收获了百万粉丝。
可即使这样,雷鹏琳也没有就此摆烂。
他发现自己的粉丝大多是学生群体后,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雷鹏琳还推出了很多“二次元”产品,质量也比官方卖得好。
这样听劝的老板,活该他生意兴隆。
结语
一个好的品牌要想走的长远,最应该做的就是不忘本。
应该走出低俗的营销,尊重女性、尊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