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带你入坑!
图源|图虫创意
制图|钟阳白雪
三峡的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的水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的林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在郦道元的笔下,我们第一次领略了三峡地区的壮美。而壮美三峡的起点就在——重庆市奉节县。
这个地方不一般,从名字便可知晓。“奉节”二字和一个经典的历史事件相关——白帝城托孤。公元222年,蜀军在夷陵之战中溃败,刘备带兵退至白帝城(在今奉节境内)。转年2月,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临终之际,他将自己的儿子和恢复汉室的大业交到了诸葛亮手上。
刘备病危之时,在白帝城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史称“白帝城托孤”
图源|图虫创意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为了这句承诺,诸葛亮竭尽后半生之所能辅佐少主刘禅,最终死在了北伐的战场上,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对诸葛亮这种“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的尊崇,特将此地改名为“奉节”。从此,忠贞不渝、一诺千金的精神在这片名为“奉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深深刻进了每一个奉节人的心底。
属于奉节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这座如今隶属于重庆的小县城,曾在历史上独占西南,风光无限。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
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
图源|图虫创意
奉节,古称鱼腹、夔州。三国时期,奉节与重庆同级,在“白帝城托孤”“八阵图”等历史事件的加持下,更是名声显赫,境内山川林立、沟壑纵横的地势使得奉节具有极高的军事地位。到了北宋时,宋太宗定天下为十五路,其中夔州路的政府驻地便设在了奉节,辖区面积约是现在整个重庆市的两倍。
“夔”字,如今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之一就是“奉节”。这个繁琐复杂的文字,是奉节昔日辉煌的见证,更是奉节人永恒的骄傲。若觉得现在的奉节已不似往日风光,那可真是对奉节大大的误解。千年的风雨沉浮,带给奉节的绝不是江河日下的落寞,而是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不多言语,却总在细微之处彰显着这座小城独特的生命力。
奉节的辉煌,离不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地势特点。
奉节县隶属于重庆市,“山城”多山,而奉节境内的山地面积更是占到了总面积的88.3%。奉节的山以雄奇著称,清代诗人张问陶曾言“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纵使长江水奔流而下、来势汹汹,欲过奉节的夔门,也得换种姿态。
请横屏观看
旱夔门由两处600多米的绝壁构成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山门"
图源|图虫创意
古有蜀中四绝,乃“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在第五套人民币10元面值的背面,就是奉节人引以为傲的“夔门”。夔门,又名瞿塘关,就在奉节县内,是当之无愧的三峡西大门。两岸山脉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岩壁如斧劈刀削,高有数百丈,而宽却不足百米,犹如天造门户,横穿奉节的长江水到此必要收紧腰身,争着抢着咆哮而过。
长江水自四川盆地经夔门进入三峡第一段——瞿塘峡段(狭义上的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段,但却也是最为雄伟壮观的一段,总长八公里,两岸高山挺立,北曰“赤甲山”,南曰“白盐山”,山势高耸,岩壁峭立,湍流在悬崖绝壁的夹击中奔流前去,最窄处仅有几十米,但汹涌之势却有增无减。“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就已在此大发诗兴,郭沫若更是赞其“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请横屏观看
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
为长江三峡之首
图源|图虫创意
《吴子兵法》中谈到地形对战争的影响时便说到“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为地机。”在古代,这种窄如走廊却陡似城垣的险要地势足可守一方安定,何况下面还是波涛汹涌的长江水。
水路入蜀必经奉节,过奉节必经瞿塘峡,西进的船只往往还未靠近就已被湍急的流水劝退,加之奉节这种山峦遍地、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所以奉节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地位,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瞿塘峡口,白帝山上,凭高控深,易守难攻。白帝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军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可攻吴楚,退可守巴蜀,独此一座白帝城。
公元前35年公孙述为刘秀所灭
后人在白帝山上为其修筑庙宇供奉
图源|图虫创意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群雄割据,公孙述据守蜀郡,依靠当地险要的地势建造了白帝城,在此屯兵积粮,后自立为帝,凭借雄踞水路要津的白帝城,暂得一时安宁。蜀汉时期,刘备退居白帝城,建永安宫,守着蜀国大业,托孤离世后蜀国得以继存,同样离不开白帝城险要地势的功劳。
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大军,南宋军队在四川地区建立“山城防御体系”,数十座城池依山而建,据点成链,彼此呼应支援。在这个防御体系中,白帝城有着“蔽吴之根本”的地位,蒙元大军从西向东进攻,能否守住南宋都城,白帝城是关键,可以说白帝城的安危与南宋政权的安危紧紧相连。
如今的白帝城早已不仅仅指一座城,而是泛指白帝山及其附近山头。坐船顺流而下,仰望葱郁山头,其间的一处处飞檐楼阁,就是白帝城。在和平的今天,白帝城藏起自己势不可挡的锋芒,而展现给世人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历经朝代的军事重镇,如今静谧安逸的西南小城,奉节,见证着历史,也守护着和平。险要的山川可以是阻挡敌人前进的屏障,也可以是摄人心魄的自然景观。位于奉节县小寨村的“小寨天坑”,是奉节献给世界地理的礼物。
小寨天坑是典型的深切割峰丛谷地地貌
四周均为石灰岩陡壁所圈闭
图源|图虫创意
天坑在地理学上被称为“喀斯特漏斗地貌”,是由地下暗河长期冲击可溶岩引起岩层塌陷所形成的地质奇观。
小寨天坑深度位居世界第一、面积排在世界第二。四面悬崖峭壁,直上直下的岩壁让人望之生畏。站在坑口往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幽邃与神秘,站在坑底往上看,辽阔的天空也似一轮圆月般渺小,颇具“井底之蛙”之感。
在2001年以前,“天坑”还是对小寨天坑的特指。自然的馈赠如此稀有,偏偏奉节备受宠爱。
天井峡地缝两侧如切如削
切割深度大且极为狭窄
摄影|刘乾坤
我们常常在尴尬的时候感叹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这个时候太适合来奉节了!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
如果地球也会受伤,那最长的疤痕就在奉节。天井峡地缝全长37公里,和小寨天坑相连,天坑形成过程中溶蚀下来的岩体便是通过地缝流走。高空视角下,天井峡地缝犹如一条长长的疤痕,镶嵌在葱郁的大地上,蜿蜒如神龙。缝底仰望,又可窥见壮美的“一线天”景观。
在奉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可见,如诗如画的山河图景别具一格,神秘莫测的未知仍在等待与人相遇。
奉节风景美如画,诗人诗兴尽开花。
滚滚东去的湍流裹挟着思念也承载着忧愁,雄奇险峻的夔门让人望而生畏也让人豪情生发,境内处处可见的秀美是提笔万千次也难以描绘一二的绮丽华章。奉节,让人一见钟情,也让人流连忘返。
在古代,水路交通远比陆路更为发达,进出蜀地必经的奉节让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叹服其中,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知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属于奉节也属于世人的诗篇。
FENG JIE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笔下洒脱又欢悦的奉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杜甫笔下磅礴又略带悲凉的奉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刘禹锡笔下含蓄而又浪漫的奉节。
贺敬之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奉节是被诗人青睐的宝地,是被诗歌浸润的净土。
据《夔州诗全集》记录,曾有上千位诗人在奉节写下了上万首作品,应了那句“经夔无诗,枉做诗人”。“诗圣”杜甫晚年客居奉节,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写下了四百余首诗,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七律之冠”。
依斗门是夔州古城五大城门之一
“依斗”二字出自杜甫夔州诗《秋兴八首》其二
图源|图虫创意
在奉节,诗歌文化早已不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而是浸润在奉节人心灵深处的一抹眷恋与乡音。无论是“草堂镇”“八阵村”这些地名,还是取自杜甫所写的“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的依斗门,都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气息。
当地人更是尝试着用各种创新形式将这种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华传承下去,受刘禹锡竹枝词的影响编排出了著名的“竹枝舞”,将诗歌融入灵动飘逸的舞姿,每一次起舞都是对奉节诗歌最好的诠释。
诗歌,联系着奉节的过去与现在,也将继续谱写奉节的未来。更不能忘记的是,奉节,本就是一首诗。
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和连绵不断的高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奉节人民,同时也为他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奉节脐橙:三寸如黄金
奉节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且各具特点,春早、夏热、秋凉、冬暖,这里气候温和,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奉节孕育出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奉节脐橙。20世纪中期,奉节引进多种水果品种,其中72-1脐橙成为日后奉节的标志性果品。
奉节脐橙生长于三峡腹地的大山深处,这里夏季无台风、冬季无冻害,种植出的脐橙颜值高味道美。奉节脐橙外形端正、果皮中厚、翠而易剥,肉质细嫩化渣、无核少络,酸甜适度、汁多爽口、橙香味浓。不仅好吃,还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够生津开胃、清热润肺。
奉节脐橙果形饱满、颜色艳丽
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摄影|张坤琨
其实,奉节脐橙的前身叫做奉节柑桔,已有千年历史。
早在《汉志》中便有记载“柚通省者皆出,唯夔产者香甜可食”,这里的“柚”便是柑桔的一种,可见奉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培育出的柑桔在汉代便已美名远扬。到了唐代更是成为了宫廷御用果品。
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于夔州并管理数十亩柑桔园,留下了“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的佳句,用来形容今天的奉节脐橙,也不足为过。
奉节腊肉:一家煮肉百家香
《论语·述而》中有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关于腊肉最早的记载,其中的“束脩”指的就是“十条腊肉”,是古时学生求学的学费。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腊肉也由于地域的差异而具有了多样性,如广式腊肉、湖南腊肉、四川腊肉等。
对于奉节人民来说,哪里的腊肉都比不过家乡的味道。奉节腊肉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制作历史,祖祖辈辈的山民们依据世代生活的高山环境发明出了一套奉节独有的制作腊肉的工序。包括生猪喂养、宰杀、选肉、配料、腌制、风干、熏烤等七个环节,简单而又独特。
川渝人家常用柚子皮、柏树枝熏腊肉
香味独特、滋味醇厚
图源|图虫创意
盐,是奉节腊肉在腌制环节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调味料。分割好的猪肉送进腌制车间后便要用盐在其表面均匀揉搓涂抹,确保盐巴裹满了猪肉的每一处缝隙。随着时间的流逝,盐分缓缓渗入猪肉里,将猪肉内部的水分、杂质等排出,使肉质更加紧致、细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盐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以盐腌制”本就是山里人常用的储存食物的方法,而奉节的山民们更是将其运用到极致,腌制出了独属于奉节的味道。
奉节腊肉在熏制时用的树枝也格外讲究,选用的是柏树枝。柏枝燃烧时火势较小但烟雾浓烈,自身还带有独特香味,用柏枝熏出的腊肉“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树枝的选择会影响腊肉的口感和色泽,以柏枝古法熏制出的腊肉颜色金黄,入口醇香,回味无穷。
奉节腊肉瘦肉酱红、肥肉透亮
色香味俱全
图源|图虫创意
将熏好的腊肉切片,片片晶莹剔透,肥的透亮,瘦的红润,放入口中,唇齿留香,是时间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也是奉节山水的味道。
腊肉与其他食材的搭配数不胜数,腊肉炒竹笋、腊肉炒青椒、腊肉炒蒜苗、腊肉炖土豆……从前只有在重要时节才舍得吃上一顿的腊肉,如今已是奉节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
对于奉节人来说,奉节腊肉是情怀,也是一顿不吃心里空落落的惦念。
盬子鸡:靠“汽”不靠“炖”
“鸡不开叫腊肉香,大头萝卜配生姜。文火慢蒸不掺水,火候一到自然美。”这首打油诗说的是奉节的传统非遗美食——盬(gǔ)子鸡。
在众多奉节美食中,盬子鸡这道传统菜品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凡是大型宴席中,必会有它的身影。
盬子是专门用来制作盬子鸡的器具
与不锈钢锅搭配达到“化汽为汤”的目的
摄影|摄影师么么锐
要想制作出这道美味农家菜肴,首先从制作器皿上就很有讲究。用来烹饪盬子鸡的工具叫做“盬子”,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制作盬子鸡的陶制加热器皿。外形独特,主体呈圆柱形,就像乐器里的鼓,四周兼有一些凸起,除了两个方便端拿的把手,另有四条“暗槽”,这四条“暗槽”正是盬子鸡制作的关键。在盬子内壁的底部边沿和上方分别均匀地分布着四个小孔,这些小孔上下相对,两两相连,通过“暗槽”实现水汽的交换。
盬子的盖子同样与寻常陶制锅具不同,盬子盖的上方比寻常盖子多加了一圈围边,像是在普通陶器盖子的基础又加了个盘子,称为“瓦盘”,瓦盘同样对制作出美味的盬子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盬子这种独特的器皿只有在奉节竹园镇才能烧制,要想吃到正宗的盬子鸡,那你就得亲自来一趟奉节了!
盬子鸡以土鸡、腊肉、大头菜为主要食材
有“入味七分,回味三分”的特点
摄影|摄影师么么锐
盬子鸡的主要材料包括鸡、腊肉、大头菜。鸡作为主料,需用一只完整的农家土鸡。这种鸡饲养周期长,日常食用天然谷物,肉质更加劲道。腊肉也是盬子鸡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食材,由当地的跑山猪熏制而成,跑山猪运动量大,吃起来更加紧实,且脂肪含量低,由此做出的腊肉好吃不油腻。腊肉在盬子的密封下保留着厚重的熏香味,原汁原味,唇齿留香。
此外,在盬子鸡中还有一味重要的配料——大头菜,在川渝地区,家庭厨房抑或是餐馆饭店,菜中时常会加些腌菜来增味提香,大头菜便是当地四大腌菜之一。
盬子鸡在制作过程中不加一滴水,只需在瓦盘中加入冰块或冷水,盬子里产生的蒸汽在上升时遇冷液化,滴入食材中,这就是“汤”的来处,由此而成的鸡汤汤汁鲜美,味道清甜。这种不靠“炖”而靠“汽”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原香,鸡肉鲜嫩,腊肉留香,虽是荤荤搭配,却一点都不油腻,配上一口脆爽的大头菜,享受至极。
搭搭面:简单食材中的奉节味道
搭搭面是奉节当地纯手工制作的特色面食,因其在制作过程中会发出“哒哒”声,故称“哒哒面”或“搭搭面”。
奉节搭搭面面条较宽、汤汁浓稠
其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摄影|摄影师么么锐
搭搭面的精髓就在于“撕”,将醒好的面团按压成薄面片,在面板上摔打几下就开撕,大小不一的宽面条下锅煮几分钟即可,配上浇头,一碗香喷喷的搭搭面就做好了。
传统的搭搭面要搭配“蛋花糊糊”,用淀粉和鸡蛋调制而成的汤汁,另外还可以在蛋花糊糊上再加入其他口味的浇头,番茄鸡蛋、老坛酸菜、红烧牛肉……入口是满满的幸福。风尘仆仆归家的游子来上一口便能唤回小时候家门口的记忆,必得说上一句“巴适得板”!
前世,是战火硝烟中屹立的希望。
今生,是细细品读中乍现的惊喜。
奉节奉节,奉公守节。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作者
Article author
毛志如
媒体从业者、独立撰稿人。
在书中寻找,在路上停留,
拿着手中的笔感受每个所到之处。
参考文献:
[1]奉节县志
[2]奉节高山腊肉.寻味中国.第23期:
[3]重庆奉节篇.中国影像方志.第196集
[4]诗城奉节的“前世今生”.半月谈网
[5]奉节:全力推进“奉节腊肉”产业集群打造.人民网
[6]南宋晚期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创建与四川抗蒙战争
[7]小寨天坑 一家人的桃花源.中国国家地理重庆专辑(上)
撰文|毛志如
摄影|刘乾坤 张坤琨 摄影师么么锐
封面图片|卞玉鹏
海报图源|图虫创意
主编|刘乾坤
编辑|陈玉婷
图片编辑|陈玉婷
设计|钟阳白雪
校对|李平波
侠客地理授权转载
原标题为“奉节,文武双全”
寻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观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
微信ID:xiaked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