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德日韓!森林療癒引進台灣 4大功效促進身心平衡

森林疗愈师引领民众融入森林环境。 图/余家斌提供

台湾第一批森林疗愈师去年十月出炉,透过农业部林业署的「森林疗愈师认证培训平台」,完成核心课程、活动课程及实习课程,始能获得认证,首批共卅四名,年龄分布广,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包括医疗人员、心理咨商、剧场工作者、森林系研究生,还有太极拳专家等。

台大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教授余家斌与林一真、袁孝维两位教授,同为台湾森林疗愈研究主要推手,余家斌受访时表示,目前平台注册破四千人,实际参加课程者约一千二百人,今年预计还会诞生五、六十位森林疗愈师,「拿到林业署证照后可自由接案,有学员自行创业。」

例如去年云林县曾招募最新出炉的森林疗愈师,带民众进入森林体验五感慢活;首批获得认证的台大森林系学生林家民,在台湾第一家专门体验森林疗愈的公司「森林邦」担任知识长。

科学实证 森林疗愈助健康

台湾森林占全岛六成,几乎人人都会走森林步道,为何还需要森林疗愈师?

余家斌表示,若把森林比喻为硬体,森林疗愈师就是软体,协助民众避免危险因子,遇险时有效处理,还能以专业引导民众打开感官、融入森林环境。

每位森林疗愈师设计的体验不尽相同。余家斌喜欢带学员「寻找森林里的彩虹」,即寻找各种颜色,大家会发现,原来森林不是只有绿色,曾有学员找到金色—来自一颗挂在树上的金色虫蛹。

还有「声音地图」,拿纸和笔到森林找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在纸中央,聆听周遭水声、风声、虫鸣鸟叫,然后画下来。透过沉浸体验使活力增加,负面情绪便可减少。

「森林,是让人身心灵休息、恢复的地方。」余家斌表示,森林疗愈是以个人健康出发,透过体验活动与自然连结,从而得到身心平衡的健康促进效果。他说明,森林疗愈功效有科学实证,涵盖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心理健康四大层面,像是改善心理健康、改变脑波、提升免疫力、有助自律神经功能调节,「只要从都市走入森林就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自然疗养 德日韩盛行已久

利用森林作为保健与治疗场域,是国际新兴趋势。以德国的自然疗养基地为例,由医师开立自然处方笺,民众可在林间散步、做森林瑜伽、享用植物养生餐,改善身心状态,德国政府很早就认可合法性,自然疗法费用也能由医疗保险支付。目前德国约有三百五十处已认证的自然疗养基地。

日本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改善健康的文化,近年由非营利组织在各地推动森林疗愈,因农村人口外流问题严重,为活化在地资源,发展出结合地区的健康旅游产业。南韩较晚引进森林疗愈,但在政府重视下发展迅速,成立森林福祉中心,提供全年龄疗养模式,主要经费由南韩乐透盈余支付。

余家斌期待,森林疗愈成国家政策,让健保资源少花在「治病」,更多在「预防」,缩短晚年卧床时间。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