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螫高峰季 出门踏青2不1快

民众户外活动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时序入秋,天气开始转凉,许多民众都喜欢到户外走一走,但在出游之际,也别忘了防蜂!台北荣总临床毒药物咨询中心发现,蜜蜂和胡蜂螫伤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特别是9月,通报螫伤的人数达到最高峰。在2001年~2021年间,共有661人因蜂螫而到毒物中心报到,其中有29人严重中毒、17人死亡。专家提醒民众,从事户外活动应避免穿着鲜艳衣物或涂抹香水,若被蜂螫超过20处,就可能严重中毒或致死,务必尽速就医。

北荣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指出,蜂类螫伤可分为蜜蜂和胡蜂(俗称虎头蜂)螫伤,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损伤和肝损伤等。螫伤数目越多,直接的毒性反应,如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肝损伤就越严重。胡蜂螫伤者,若螫伤数超过20处,即可能产生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杨振昌表示,秋天是蜜蜂、胡蜂准备过冬的季节,牠们会开始筑巢、储存食物,工作较繁忙,因此人们也会更容易被螫。过去北市曾有消防员上阳明山,才刚穿好防护装备,就被蜜蜂攻击,小队长因此出现过敏性休克,亦有消防员因脸部被螫,出现颜面神经麻痹。

在蜂螫的治疗处置上,杨振昌表示,轻微的螫伤,可透过冰敷缓解症状,若局部症状持续,则可使用消炎止痛药膏涂抹局部,避免搓揉,以免并发蜂窝性组织炎,如果产生过敏性反应,可使用抗组织胺及类固醇等药物治疗。

杨振昌表示,若患者症状严重,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并给予氧气,必要时插管。出现全身性毒性反应者,除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电解质外,亦应于必要时安排血液透析、血浆交换术,以矫正严重的肾衰竭及溶血。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未产生过敏性休克、严重全身性毒性,预后应该都相当良好。

目前正值蜂螫的高峰季节,杨振昌提醒民众保持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穿着鲜艳衣物或涂抹香水。若遇见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盘旋,应迅速且安静离开,以免惊扰蜂只,遭群起围攻,如不幸遭受蜂螫时,建议产生过敏症状、被多只蜂螫伤者,尽快就医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