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80后夫妻:在非洲闯荡15年,只赚钱不花钱,如今想回国却很难
«——【·前言·】——»
从2007年开始,这对夫妻去了遥远的非洲,在那里拼命的奋斗,开过服装店,卖过二手手机,最后成为了百货老板。
十几年过去了,两人是赚到了一些钱,不仅在国内首付买了一套房子,还把两个孩子都送回国内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
可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一直都缠绕着夫妻俩,他们有想过回国后一家团聚,过安生的日子,可是却始终无法如愿。
«——【·为了生活背井离乡·】——»
这个真实故事的女主人名字叫徐元燕,在西瓜、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名是“嘉莹妈妈在海外”。
她出生在1987年,初中时期因为成绩太差早早的就辍学了,后面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在外讨生活的日子里,年纪尚小的徐元燕换过不少的工作,在晋江粘鞋盒,在饭店当服务员,在手机店做导购员。
反正就是啥挣钱就干啥,在这期间,她看过不少的人情冷暖,见识过一夜暴富,逐渐从一个懵懂不知世事的少女变成成熟的大人。
曾经初中的一个男同学,通过各种方式打听到了徐元燕的消息,再次联系上了她,这才发现两人的经历竟然是如此相似。
2006年,相恋的两人回到家中,双方父母见面,第二年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徐元燕和丈夫的压力大了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朋友在非洲想让丈夫过去帮忙,国外不说遍地是黄金,至少比国内挣得多,于是去了非洲。
可没有想到去后傻眼了,那是非洲一个极为贫穷的城市,名字叫马拉维,刚跟中国建立外交不久,中国商人渐渐来到这里后,经济好了些。
时间长了,丈夫看到这边的发展潜力,竞争压力也没那么大,就想着让徐元燕一块过去,两人可以在那边互相照应着。
这里经济条件落后就不用说了,重要的是两人不会英文,只靠着一个小小的翻译器,大部分的时候只能跟人家比划。
说实话,两人都吃不惯当地的食物,卫生条件也着实堪忧。拿木薯粉煮成的糊糊,拿手捏起来去蘸汤汁,切菜不用菜板不用刀,直接在地上用手。
并且在这里没有网络,生活是那么的单调乏味,想给家人打电话也特别贵,打一次心都在滴血。
后来,还是靠家里的人援助了几万块钱,生活才好了一点,再加上攒的钱,可算能开个小店。
好在那边的生意没有充足,并且当地人也没有太多的存钱意识,当地人手里一旦有钱,就去买新衣服,吃点好吃的,只要生活开心就好。
有了第一桶金,夫妻俩继续加把劲,在其他地方开了第二家店,投进去了十万左右,很快老天爷就跟夫妻俩开了个玩笑,是怎么回事呢?
«——【·要经历各种煎熬·】——»
一天半夜里,可把两人吓得不轻,匆匆忙忙的赶到店里,店里却着了火,急得把仓库门砸了个大窟窿,拼命的搬走货物。
但水火无情,他们开的第二家店,是面积最大的一家店,被大火毁了,夫妻俩一大半的心血没有了,眼睁睁的看着店烧光了。
这次给徐元燕夫妻带来不小的打击,可生活总还是要继续,他们只能去找新的店面,重新开店,生活才能好转起来。
曾经有一次,店里的经理去存营业收入的时候,说自己被抢劫了,可看似无辜的经理,说的话却是很可疑的。
没人可以证明经理被抢劫了,经理完全没有要报警的意思,夫妻俩怀疑是经理或者店员干的,想来想去,夫妻俩就辞掉了所有干活的人。
在为生意苦恼的同时,结婚6年的徐元燕和丈夫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是个8斤多的大胖小子,因为胎位不正生了快一天才出来。
孩子的到来,开始让夫妻俩考虑到更多的现实问题,马拉维这边生活艰苦,教育条件也很落后,他们不愿让孩子待在这里。
到了第二年,徐元燕夫妻把小女儿送回国内,可到家后发生的一幕,却让徐元燕更加难受了。
可是一想到孩子们的未来,她又咬咬牙狠下心来,一切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必须赚到更多钱。
在服装店生意之后,两人又转向二手手机生意,也是没挺几年,到了后来,他们又投资80万,开了两家百货超市,收入也逐渐稳定下来。
人上了年纪,有了家庭和孩子,心里的牵挂就越来越多了,加上周围的几个中国朋友也都回国了,徐元燕又开始动摇了。
«——【·回国之路无比艰难·】——»
夫妻俩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把国内和非洲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才发现两人根本无法轻易回国。
加上每个月给婆婆的3000生活费,孩子们1500元的托教费,还有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要18600元。
他们2008年左右离开中国,在这十几年间,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即使想要回国做生意, 夫妻俩都没把握,都害怕学不会、搞不懂。
到了后来,丈夫留在非洲继续赚钱,国内房子交付的时候,她选择回到国内,尝试一下自媒体创作者这个方向。
现在的徐元燕,在国内陪伴着两个孩子,经常分享一些非洲的见闻,比如在非洲能做啥生意,也做到了50多万粉丝,积累了一些经验。
«——【·如此现状·】——»
如今,这家人找回了生活的平衡,过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种天伦之乐,正是徐元燕多年奔波劳碌所换不来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信她一直在努力,一家人可以在老家一起幸福生活的日子。
«——【·结语·】——»
为了生活,许多人背井离乡的闯荡,一别就是好多年,可是,无论在外面混的是好是坏,都始终惦记着家乡的亲人。
人生之路,本来就免不了荆棘与绕路,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出路,徐元燕和她的家人也不例外。
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了非洲;人生的低谷,他们选择了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