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香茅 永续扎根澜湄

香茅加工替代抗生素饲料。(图/福建日报记者林淑霞、张辉提供)

传统的农作物,透过产学研的合作,也可以走出一片天。「香茅」这种农作物大家应该不陌生,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就是萃取提炼做成的香皂、香精等。然而在柬埔寨「香茅」已经形成另外一种产业链,根据日前「东南网」的报导,福建科研单位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将湄公河流域丰富的香茅资源与畜牧业健康养殖相结合,为当地提供了一条种养结合、资源高效利用的致富路径。以下成功的案例,可以提供给相关业界参考。

柬埔寨香茅种植基地。(图/福建日报记者林淑霞、张辉提供)

因香茅而结缘

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属50多种芳香性植物的统称,其独特的柠檬香气具有除臭、抑菌、抗氧化、驱避蚊虫、安神醒脑等功效。香茅根系发达,耐旱耐涝,因再生能力强,每年可收割茎叶多次,在东南亚国家种植广泛。

在柬埔寨创业的广东姑娘容康萍,被柬埔寨人称作「香茅姑娘」。柬埔寨人的生活中,香茅无处不在。燃烧的香茅能驱蚊,香茅泡水能够缓解肠胃不适,用香茅填充的枕头能助眠,是当地人离不开的生活好物,这也让容康萍感受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2011年,容康萍创立柬埔寨抗品公司,陆续在柬埔寨实居省、西哈努克省开辟了3个香茅种植园,设立了2座香茅精油提炼工坊,生产手工皂、护理油、驱蚊液等日化产品。

但当地的技术水准限制了香茅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无论是提取精油还是用作食材,利用的多是香茅茎秆基部,上部茎叶大多丢弃浪费,废弃部分占50%以上,容康萍希望为香茅找到新的开发路径。

机缘巧合下,容康萍结识了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郑开斌。郑开斌带领团队从2007年涉足芳香植物领域,开展芳香植物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香茅是其中的重要类别。

郑开斌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陆就开始引种香茅。在福建,香茅产业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闽南地区曾规模化种植香茅。香茅一年可收割四次,主要用于提炼香茅油。当时,国营香料厂大量收购香茅油,用作出口创汇产品。后来,随着人工合成香精的冲击,香茅油收购价跌入谷底,加之蒸馏过程木材资源消耗严重,大量从业者放弃了香茅种植。

如今,通过科技赋能,这株小草有了更广阔的开发前景。「我们进行了大量试验,证实香茅具有极佳的抑菌、保鲜、保健等作用。」郑开斌说,基于研究成果。他所在的团队将香茅应用到食材、日化、乡村种养业、健康疗养等多元领域。

2020年,郑开斌团队的研究成果「澜湄流域香茅种植及产业化应用技术」,得到中国农业农村部采购立项支持,成为澜湄合作框架下重点产业技术合作专案之一。这是福建省首次参与澜湄农业合作专案。福建农业专家与「香茅姑娘」开发应用澜湄流域香茅资源的合作也正式开启。

引入「无抗」理念

推进澜湄流域香茅产业化应用,关键在找到新的切入口。

郑开斌团队通过调研,梳理了湄公河流域主要国家畜牧业发展现状——柬埔寨天然条件好,但畜禽业零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泰国约80%人口是农业从业者,其中一半以上从事畜牧养殖,该国也是东协最大的饲料生产国之一。

「香茅与畜牧业是否有结合的可能性?」郑开斌的设想,源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畜牧业「零抗」转型。

过去,养殖业从业者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达到促生长和抑菌抗病的目的。2019年7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禁抗令」,要求次年7月起,停止生产含有11种抗菌药的商品饲料。

「禁抗」之后,从业者开始寻求「替抗」方案。利用香茅天然的抗菌抑菌功效,开发香茅饲料,成为「替抗」方向之一。

「利用香茅资源生产饲料,既可以推动健康养殖,又可以「以草代粮」,节省玉米、豆粕等饲用粮,还可以实现对当地香茅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郑开斌团队决定,将香茅「无抗」养殖模式带到湄公河流域。

「饲用香茅一般要求生物量大、易种易管、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钟珍梅说,研究团队从福建、广东、贵州、台湾等地收集了15个品种进行筛选,最终「香茅7号」脱颖而出。「该品种不仅耐旱耐贫瘠、越冬能力强、分蘖繁殖能力强、产量高且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柠檬醛含量超70%、柠檬醛是决定香茅草杀菌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有了好品种,如何在地规模化种植?

在柬埔寨,福建专家与容康萍的亢品公司合作,种植香茅1000亩,还租赁大丰收国际大学土地300亩种植香茅;在泰国,专家团队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橡胶林下空间,建立香茅草示范基地300亩。

「种植过程基本采用机械化,拖拉机耕地、自动喷灌浇水、自动割草机收割等。」钟珍梅说,专案开展期间,柬埔寨示范种植基地参与农户100多户,雇佣农民50多人;在泰国雇佣农民1000余人次,涉及农户50多户。团队共向当地农民分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

香茅直接用于饲喂,适口性不佳,牛羊拒绝进食。郑开斌团队将其加工成青贮饲料与颗粒饲料。青贮后的香茅柔软多汁、营养成分高,颗粒饲料则将香茅与豆粕、玉米粉、盐、小苏打配料等按比例混合,香茅添加比例最高可达55%,节粮效果显著。

在饲料加工环节,郑开斌团队选择与在柬埔寨开办家萱实业有限公司的漳州侨胞陈添云合作,建立了一条加工生产线,建设香茅粉加工和饲料生产示范点。2020年以来,该生产线日产能3000公斤,累计生产香茅饲料300吨。

健康种养启蒙

「以草代粮」养殖山羊,降低了养殖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山羊的抗病力,显著改善山羊肉质。不少柬埔寨人因此走上了畜牧养殖的健康转型之路。陈添云说,在福建专家的引领下,「澜湄流域香茅种植与产业化应用技术」专案为湄公河流域国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健康种养的观念启蒙。

香茅与养殖业的结合,郑开斌团队还有很多方案。

香茅「无抗」饲料不仅可以应用于山羊、肉牛等反刍动物养殖,在肉鸡、澳洲龙虾养殖中同样效果不俗。他说,香茅纯露具有抑菌、驱蚊作用,将香茅纯露用于羊舍、猪圈喷雾,可起到杀菌、清新空气的作用;高温提取后香茅组织受到破坏,更易被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因而可回田埋于地下用作植物生长的肥料,残渣也可与玉米秸秆、动物粪便等发酵生产有机肥。

「目前,柬埔寨本土还没有研究香茅的专业机构。」容康萍说,福建省农科院开创了澜湄流域香茅多用途研究的先河,为当地香茅种植与开发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方案。在她看来,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国家具有资源、劳动力等优势,中国则具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双方农业合作空间很大。容康萍希望,未来能够与福建省农科院在香茅精油提取、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柬埔寨香茅产业综合效益。

去年,福建省农科院承担的「澜湄流域香茅种植与产业化应用技术」专案正式通过验收。更进一步的合作,正在开启。

「我们将通过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巩固现有香茅种植基地,提高香茅种植机械化水准,不断优化香茅饲料配方,扩大应用范围和规模,使香茅饲料这一变废为宝的适用技术在更多澜湄流域和东南亚国家扎根。」郑开斌说,同时还将与当地企业贸易合作,将优质香茅产品销往国际市场。